第六百四十二章 我们是伐木累-《我成了富一代》


    第(3/3)页

    创业激情什么的,都是假的,真金白银才是真的。

    踢走萨瓦林,这30%股份收回来就是价值300万美金。

    ……

    不晓得小扎克用了什么方法,花花公子萨瓦林的股份被收回了。

    可儿帮他们成立了一家控股公司,专门用来收购facebook的所有专利和业务。

    这家公司随后进行股权调整时,小扎克股份占51%,叶风股份占39%,剩下的10%由娜塔丽、可儿、休斯、莫斯科维茨和奥尔森平分。

    七人创来团进行了简单的分工:小扎克负责技术,叶风负责资金,可儿负责财务,娜塔丽作形象大使,和休斯、莫斯科维茨和奥尔森一起,把facebook从哈佛大学推广到美国的其他高校。

    facebook在哈佛的受欢迎程度超出所有人的预期,不断有外校学生发邮件希望成为注册用户,这两件事都鼓舞大家让facebook走出哈佛,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大学生社交网站”。

    七人团队商量后,首先锁定了三所高校: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选择它们的原因,是因为这三所学校当时都已经出现同类网站,他们希望facebook与其正面交锋。假如在这些学校还能获得成功,并取代已有的网站,那么就基本可以确定,“它在其他所有学校都能所向披靡”。

    结果,facebook后来居上,迅速超越了所有对手。娜塔丽和休斯、莫斯科维茨、奥尔森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娜塔丽是北美大学生的大众情人,智慧和美貌并存的天使。

    休斯外形出众,能言会道。

    莫斯科维茨是天生的执行者。他耐力强劲,不甘落后,从不会显露出不耐烦,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朋友们送给他一个亲切的绰号“公牛”。

    奥尔森心思细腻,是团队的润滑剂。

    团队从邮箱设置入手,获取外校学生的名单和照片,购买大型服务器并安排专人值守,按部就班地在外校搭建facebook,并适当增加新内容。

    2004年2月最后三天,facebook相继在哥伦比亚、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上线。

    《斯坦福校报》用“facebook旋风席卷校园”来形容它的迅猛发展。不到一周时间就有半数以上学生注册。

    “成功了!”小扎克四人组在宿舍击掌庆贺:“我们是family!”

    “啪啪啪!”叶风也在某酒店和娜塔丽、可儿两美“击掌”庆贺:“我们是伐木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