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虚实交杂的思绪-《一间土坯房》
第(3/3)页
我们知青干活的田地,多数都在半山腰,离村子也远。这是我们点上的全体知识青年的主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坚定态度和乐于吃苦耐劳的顽强精神。
为了抢农时,每天早饭后,我们都要带上粗粝的干粮和咸菜(水不用带,山上的清溪手捧着就能喝),在高大黑壮的陈点长——陈东升的带领下,向修理地球的地段进发。
我们劳作的田地四周,远远近近的大山重重环绕,悬在山腰的云雾长久不散,仿佛长在了那里。虽说那时,没多少观山望景的兴趣,但不能不承认,我下乡的那个地方真是一派好风光。
这天,我们来到那座坡度较缓的半大山(四嫂嫂指给我看的那座山),右侧的地里干活儿。半大山的缓坡上分散着的坟头,看得清楚。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些坟头,但我没觉着被坟头圈拢的那片地陌生,因为这些坟头中有她的一座。如果她去她熟悉的土坯房,得先从坟头的下面出来。
二十多天过去了,我还不知道她的姓名。四嫂嫂没有说出她的姓名,可能是出于某种忌讳。农村人的忌讳多,会不会是活人说了死人的姓名,就得被不详缠身。四嫂嫂再没找过我,可能是受到了某种警告。
那是四嫂嫂给我解开土坯房“秘密”的第四天,我们又来到埋着女知青的半大山右侧的地里干活儿。午饭时,我跟秦豫姐单独坐在地头啃干粮。边啃边聊间,我拐弯抹角地提到了四嫂嫂。
秦豫姐拿着干粮的手放下来,小声但有些严厉地说,你以后不要再跟她接触,她是有问题的人。我问她有什么问题。秦豫姐说,这个你知不知道无所谓,你就记住以后不要跟她接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