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拍摄的花絮发到了网上,就有人扒出古悦妈妈的信息。 古悦妈妈原名原来叫胡越弟,从出生就被重女轻男的父母冠上的名字。 可是她一步一步成为了老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她不容许自己的女儿比别人差吗,女孩要出头,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上了大学,胡越弟就改了自己的名字,叫胡新,意味着新生的意思。 营销号纷纷抓住这个热点,发布了各种关于古悦妈妈的视频。 有的视频详细讲述了她从出生就面临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她努力改变命运的艰辛历程。 有的则聚焦于她为了外孙来到京市后的付出,每天风雨无阻地接送天天上下学。 可以说古悦妈妈是爱她的,可是这种爱得方式,实在是让人接受不良。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营销号加入了这场讨论。 他们纷纷列举出打压式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比如可能导致孩子自卑、缺乏自信、亲子关系疏远等等。 有的营销号还引用了一些心理学研究的数据和案例,来证明打压式教育对孩子身心健康的长期负面影响。 网友们的讨论也越发激烈,一部分网友坚决反对打压式教育。 他们以自己或身边人的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了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所遭受的痛苦和挫折。 “我就是在打压式教育下长大的,现在做什么都觉得自己不行,这种心理阴影一辈子都抹不掉。”一位网友留言道。 “天天姥姥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方法真的错了,孩子需要的是鼓励和肯定。”另一位网友评论说。 还有网友表示:“古悦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她自己足够坚强,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承受这样的压力。” 然而,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地否定打压式教育。 “在某些情况下,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孩子的潜力,让他们更加努力。” “过去的年代,很多人都是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也没见都出问题啊。” 两派网友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使得这个话题的热度持续攀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