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蒙学!-《帝皇之开局召唤舞长空》
第(3/3)页
“蒙学虽然是最底层的,但却是整个教育体系之中最重要的一环,蒙学之中设置四门课业,一为德行,二为文学,三为武学,四为博学。”
“德行主要教导学子如何做人,教授其道德礼仪,教授其效忠大夏,为国效力的忠心;文学教授学子识文断字,诗词歌赋,文章经要;武学教授其武功,传授基础功法,打熬体魄,熔炼意志,学习精妙武技;博学传授学子各种知识,传授其大夏官员结构,五域风情,修行的各个境界以及武道、仙道的区别,还有道教和佛教的教义和神通等等。”
“至于后面的学院、学府以及学宫,教授的大致也是这些,不过还需要开设诸如炼丹、练器、制符、阵法等知识。”
“朕要说的就这些,具体的方向朕告诉你们了,你们三个算是如今稷下学宫的负责人,稷下学宫暂时还没有祭酒,朕这里也没有合适的人选,稷下学宫的事情以后你们三人商量着办,具体要怎么办,就交给你们落实了。”
“来人!”
随着夏玄话音落下,殿外走进来了十四个人,身上穿着文官的官袍,每一个人都有着金丹境初期的修为。
“参见陛下,陛下万年!”
“平身!”
“谢陛下!”
“这十四人,以后就是你们麾下之人了,南荒七府之地,每一府两人,暂时代替学府府主之位,主持学府之事。”
“他们都是正四品官员,按理来说,学府府主必须是上三品官职,需要有稷下学宫博士的身份,但是学府初立,朝廷人手吃紧,暂时就由他们暂代学府府主之位,真实职位是学府讲师,等日后朝廷有人人手,在安排学府府主。”
“臣领旨谢恩!”
十四名文官还有宋濂三人进阶躬身行礼道。
夏玄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朕目前能给你门的也就这些了,后期朕会在供奉殿、军中调集十四位武道高手进入各府学府担任武院讲师的。除了这些,剩余人手,你们需从民间招募,当然,在朝廷各衙门,军中若是有何事的人选,也可调过去。”
“朕会下道旨意,让各府府尹还有各道台、郡守、县令配合你们行事,尽快招收够足够的讲师,充实各学府、学院,还有各地的蒙学。还有,朕在强调一遍,蒙学一事,最为重要,选择蒙学的老师,每一个都需要慎之又慎。”
宋濂等人面色一凌,道:“请陛下放心!”
夏玄沉思片刻,道:“这样吧,各地蒙学讲师,皆赐官身,普通者赐从九品传旨,优异者赐正九品官职,同时,蒙学讲师的待遇相较于同级官员,增加为普通官员的三倍!”
“每一个蒙学讲师,你们都需要慎之又慎,对蒙学讲师的要求也要往高抬,尤其是人品方面,同时每一年学府都需要派出官员暗自查访每个蒙学讲师,若有作奸犯科,有违师德之事,严惩不贷,同等罪责,蒙学讲师罪加一等!”
“请陛下放心!”皇极殿的十七人身上顿时一寒,陛下对蒙学一事的看重程度,远超他们的预料,陛下再三强调,此事断不可有什么闪失。
看着下面十七人郑重的神色,夏玄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召唤出来的人物每一个都是忠心耿耿的忠臣,但是忠臣可不一定是能臣,下面的十七人虽然都是一等一的干臣,但是夏玄还是要让他们将蒙学一事放在首位。
毕竟蒙学比起学院、学府来说,表面上不如后两者重要,但其实蒙学才是最重要的一环,毕竟幼年才是人最容易塑造的时候,培养忠君爱国的大夏子民,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其实对夏玄个人来说,蒙学才是四类教学机构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蒙学教导出来忠心耿耿的大夏子民,能提高大夏的国运,至于后面的学院、学府甚至是学宫,夏玄还真不在意。
毕竟大夏不缺高手,靠稷下学宫培养高手,远不如召唤来的方便可靠。
大夏的这些学府机构,对夏玄的意义也就三样,一是培养大夏子民的爱国之心,为日后凝聚运朝做准备;二是为大夏培养一大批中低端人才,毕竟大夏不缺高手,倒是中低端人才缺口很大;三是为大夏本土的人留一条晋升空间。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