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荷包和箭-《与君欢》


    第(1/3)页

    第35章  荷包和箭

    韦南絮的目光同姜禾撞在一起,短暂的错愕后,她迅速低头。

    她的神情杂糅着困惑、惊骇和羞怒,与姜禾气定神闲的模样天壤之别。

    而此时太后却已脸色铁青,沉沉地看向卫尉军统领苏渝带来的东西,强忍怒火的唇角有些细微的颤抖。

    人都已经死了,你们还要怎么样?

    难不成要编造什么证据,再把脏水泼到哀家身上吗?

    她胸口剧烈起伏着,冷声询问道:“什么东西?也值得苏统帅闯殿来送!”

    苏渝面无惧意,恭敬道:“禀太后,这一根箭矢,粗看与寻常弩箭一般无二,可若细看,会发现它的箭头是三棱形,每一条边都有相同的弧度。它的箭杆用柘木制成,坚硬又不易折断,它的尾部,刻着工匠的名字,以及配发的军队名称:‘郎中令’。”

    这是郎中令军的箭,是国君贴身护卫的箭。

    国君的贴身护卫,怎么可能把弓箭遗失在长安君府中?

    难道说赵政,曾经对长安君做过什么吗?

    太后的情绪渐渐平复,她若有所思地端起茶盏轻呷,凤眼微抬,清声道:“查了吗?”

    “回禀太后,”苏渝道,“长安君府上已被擒拿的护卫常柏青交代,数日前,长安君豢养在城外的杀手被铲除大半,对方使用的便是这样的弩箭。因为这件事,长安君风声鹤唳唯恐陛下治罪于他,最后才不惜铤而走险。”

    原来是这样。

    太后知道那个护卫。

    就是他,在赵政宴请使团时把毒药下在酒器中,被苏渝抓获,牵扯出了长安君的叛乱。

    常柏青的确是赵蛟的心腹。

    太后神情变幻看向赵政。

    豢养杀手虽然罪责不小,但远不到处死的程度。

    “郎中令军?”面对太后渐生怒意的神情,赵政声音缓缓道,“若儿臣知道赵蛟豢养杀手充作私兵,第一件事恐怕便是大张旗鼓去搜寻,接着把赵蛟抓起来明正典刑,怎么会帮他灭口呢?”

    毕竟对赵蛟来说,私兵被杀,重新豢养就是了。可若把柄到了赵政手里,随便利用便是谋逆的重罪,怎会替他抹除?

    那么这些斩杀赵蛟私兵的人,目的便很明确:恐吓赵蛟,令他怨恨赵政。

    太后恍然点头,隐隐约约发现,似乎长安君的谋逆另有蹊跷。

    她那么聪慧的儿子,被她三番五次告诫不可忤逆兄长的儿子,怎么会愚蠢到带兵谋逆呢?

    一定事出有因,一定是被人逼迫所致。

    太后神情里的憔悴消失大半。

    她按着凭几坐正身子。对真相的探索,想要洗脱儿子冤屈的渴望,让雍国太后精神大振。

    “去清点郎中令军的弩箭了吗?”太后寒声问道。

    苏渝点头道:“箭矢的发放和使用都有定额,经检查无一错漏。但是这根箭的确是郎中令军制式,故而微臣觉得奇怪,才呈送上来。”

    雍国对于箭矢的管理是很严格的。

    领用皆有记录,为了防止制作箭头的工艺被敌国偷偷学走,只要不是在战场上,就算是射进人身上的箭,也被要求拔回去上交处理。

    在这种管理下,绝不可能被人偷出数百箭矢斩杀长安君私兵。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

    太后的头缓缓转向陪坐韩国国君的大雍相国韦彰德。

    “韦相国,”她的声音低沉下来,却毫不掩饰语气中的怀疑,“你监造大雍兵器,无论刀枪剑戟,还是箭头杆簇,制作、查验、运送和签发,都是你来负责。韦相国能不能解释一下,铲除长安君私兵的人所用的箭矢,来自哪里?”

    大雍兵器制作要求“物勒工名”,兵器上不光有制作兵器的工匠名字,甚至还刻有韦彰德的名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