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妻子的名分-《与君欢》
第(1/3)页
第41章 妻子的名分
自那一个突如其来的吻后,他们已经有三日没有好好说话。
明日便是九嵕山祭典,这之后,赵政便只能放姜禾离开。
他需要同她说说话,哪怕是谈论一条河、一片土、一道渠。
他需要从她的只言片语中,确认自己和魏忌之间,她的选择。
姜禾的手指在银线间划过,缓慢安静。
从泾河到洛河,好似那一道渠水已经修成,而她正从高空俯瞰,饱览水光山色。
韩国国君韩安一直说要向雍国献计,六国在行宫欢聚时没有献成,宫中韦相国作陪的宴请上也没有献成,如今终于等不及,赶在祭典前送来了。
原来是一道渠。
此渠引泾河之水灌溉关中平原,东流进入洛河。
泾河水大泥沙多,它的水既可以滋润干旱的土壤,又能带来充足的泥沙养育禾苗。
此渠若成,关中便会成为比蜀郡还要富足的粮仓,而到那时雍国再发兵灭六国,便不需要再担忧粮食问题了。
北有关中南有蜀郡,霸业将成。
可赵政却说,这是魏忌想要雍国修的渠。
为什么呢?
姜禾的目光从繁杂的水纹渠图上移开,看向不远处提灯走过的郎中令军。
因为人。
修渠需要人力物力。长达三百余里的渠,若想穿凿打通,则需要民壮百万,倾一国之力。
因为时间。
韩国孱弱不堪一击,却又挡在雍国东出之门函谷关,是雍国进攻魏赵等国首先要拔除的一枚钉子。
可雍国若修渠,便无可用之兵可遣之民,无暇东顾,让韩国暂时苟延残喘。
避实就虚,一木支危楼,四两拨千斤。
用一条渠让雍国疲敝,这的确是魏忌才能想到的计策。
或许那些不明白其中关键的雍国大臣已经在举杯相贺欣喜解决了储粮大事了,可他们的君主赵政,却拿着这幅图丢在自己面前,问可不可修。
他知道魏忌的图谋。
知道这是疲雍之计。
他也知道姜禾能看穿。
姜禾把修渠图折叠,放在裙边台阶上。
“陛下又何必问我。”她疏懒地笑了笑道,“关中百姓需要这条渠。”
从泾河到洛河之间,百万余顷土地上,住着数十万百姓。因为土壤贫瘠干旱不断,每年耕种所收只能勉强果腹。若逢灾年,易子而食这样的事也是有的。
修一条这样的渠,于百姓有利,于国家有利。
魏忌就是要把赵政架在火上烤。
修吗?
修了便数年之内不能伐韩,少年国君企图一统天下的雄心憋回去,变成一个每日关心催促工事进度的君主。
不修吗?
军粮远在蜀郡,千里迢迢北运,若被切断供给,大军必败。
赵政转头看着姜禾。
忽明忽暗的灯笼照亮他的侧脸,可他的眼睛却在暗影中。
“姜禾,”赵政的声音像是清幽的风,近在耳边道,“孤只是想问你,你觉得可修吗?”
姜禾抿唇笑了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