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修渠-《与君欢》
第(2/3)页
苍琰担忧此事祸及墨家其余墨者,便紧随其后来到京都,想向雍国国君请罪。
却没想到刚来到这里,就听说杨狸已经杀伤十多人。他寻找了好几天,恰巧看到杨狸站在城门前。
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苍琰便按墨家律法,一刀砍断了杨狸的脖子。
但是不管苍琰怎么说,苏渝还是把他关进天牢,等候处置。
随后苏渝把这件事呈报给赵政。
暮色四合,赵政坐在止阳宫的桂树下,手中握着一个拴着铃铛的陶瓶,神情沉沉,像一尊冰冷的石像。
苏渝认得那陶瓶。
当初陛下命他深夜赶赴九嵕山下,挖莲藕清淤泥,找到了这个陶瓶。不过后来他就没有见过这陶瓶,没想到陛下今日又拿出来把玩。
不知道还臭不臭。
待苏渝跪地禀报完,赵政哼声道:“死了徒弟,又来了位师父。”
苏渝垂着头,等待赵政的命令。
大不了把师父也杀了。很难吗?
“去查他的身份,”赵政又道,“如果苍琰果然是杨狸的师父,便留着他。”
苍琰从蜀郡来,如果要查他,前后至少需要一个月。
苏渝应声退下,赵政起身。
春日的桂树生机勃勃,他抬起手,按住斑驳不平的枝干。
这个人最好清清白白。
从齐国前往雍国的路上,小丫头采菱转道去了一趟洛阳。
洛阳的宅院还在,看守大门的人看到是她,没有阻拦。
她抬脚绕过照壁,穿过前厅来到后院,在梨树下站定,久久没有动。
梨已经开败,雨后的地面上,落着星星点点的白。
采菱想起那个日光和煦的午后,有个男人坐在这里,温声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姜大人目盲、断臂,可姜大人却是她心中最博学、对她最好的人。
前往大梁的路上,姜大人教她很多。
他说:“小姑娘多学些知识,总是好的。”
他说:“别怕,战争会停下的。”
他还会在夕阳落下的时候轻轻哼唱歌谣,好似他能够看到眼前的美景。
可惜他们相处的时间太少,她不能多伺候他几日,多听他几日教诲,姜大人便在大梁殒命。
“大人,”采菱闭上眼吸了吸鼻子,喃喃道,“您说得对,公主殿下她,很像您。”
“吱呀”一声,后门开启的声音惊动到采菱。
她向门口看去,见一个男人穿着素白的衣袍,罩黑色外衫,缓缓走进来。
看到采菱,他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旋即又黯淡下去,开口道:“你一个人回来的吗?”
采菱屈膝施礼道:“公子,殿下走时许多东西都没有带走,奴婢恰巧路过,就自作主张回来一趟。”
其实宗郡已经把所有的金饼都差人拉走了,但公主卧房的常用之物,还有姜大人的遗物,采菱想带走。
公主想念父亲时,可以看一看。
她也想偷摸私藏一件,贴身保管。
魏忌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和泥土混在一起的瓣上,淡淡道:“那时为什么没有带走呢?”
那时为什么没有带走呢?
这个问题不必问采菱,他也知道。
果然,采菱回答道:“那时候公主说还要回来,只带了几件衣裳,就匆忙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