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事关小公子血统-《与君欢》


    第(1/3)页

    第213章  事关小公子血统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赵政率军出征,每日都有军机邸报传至京都。

    部队到了哪里,需要后方什么补给,攻下哪座城池,擒获了哪个将领。

    有时故意让信使大呼小叫穿街走巷,好叫百姓知道。

    终于——

    攻克寿春城、斩杀楚王负刍的捷报传来,震动朝野、举国欢庆。

    就连贩夫走卒都知道,楚国强大兴盛,难以攻克。

    如今打败了楚国,九州之内,再没人有资格做雍国的敌人。

    只是有些人,看到的,注意到的,似乎跟别人不一样。

    “王后滞留魏国军中半年,带领魏军攻入楚国。”

    “魏军同楚军在天湖鏖战,陛下放弃攻打寿春的机会,前去营救。”

    “我军收编魏军,允许魏军带军旗进入寿春城。”

    ……

    国君不在京都,朝臣们议论完国事,渐渐有人前往达政宫,转述给太后听。

    没过多久,太后姬蛮的眉毛就竖起来。

    在宫中踱步不停、口中喃喃自语的次数也慢慢多了。

    “冯劫!”

    有一次,太后专门到前朝去,逮住御史大夫问道:“上回哀家听说你要奏王后提拔外戚担任要职一事,怎么没了动静?”

    冯劫高举笏板施礼道:“因那姜贲已经识趣离开京都,这里再无外戚,故而微臣无事可奏。”

    因为笏板挡着,他看不到太后的表情。

    太后板着脸点头,正要再问,冯劫已经告退离去。

    他走路的速度很快,快到没听见太后的呼唤。

    但是好在,有人愿意听一听太后的担忧。

    廷尉李通古,是一个善于聆听的人。

    他常常端正地跪坐在太后殿内,在太后烦恼时用心为她解忧。

    “李廷尉,你今日见到小公子了吗?听说他已经会说不少话了。哀家记得,陛下小时候语迟,两岁才开口说话。”

    太后一面絮叨,一面轻呷茶水,秀眉微微蹙起,也不知是烦恼细碎的浮沫,还是在想别的事。

    李通古回答道:“听说宗管事紧守止阳宫,不准人进去。微臣怕生事端,不敢叨扰。”

    “宗管事……”太后哼声道,“才跟了王后几年,就以为自己是半个主子了!”

    说起来,现在就连她去看,十回有八回都说小公子睡了歇了什么的。

    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怕的。

    对啊,到底,他们在怕些什么?

    “宗管事可是一直跟着王后殿下的,”李通古道,“从当初去洛阳就跟着了。听说还辗转几次为王后送信,穿过同我军征战的魏国,却毫发无伤。想必也是聪明人。”

    有些话明着像是夸奖,可仔细咂摸,却能品出别的味道。

    “跟了那么久啊……”太后缓声道,“那就跟魏国王室很熟悉了。”

    “这个,微臣就不清楚了。”李通古静静坐着,看夕阳的光线照进大殿,一抹清浅的光铺在太后额头上,让那一张失去青春的脸越发显得刻薄。

    “跟魏国王室熟悉……”太后自顾自喃喃碎语,已经笃定了这件事。

    “说不定还得过什么好处,所以才那么用心看护着小公子?”

    李通古猛然抬头,在太后尚且没有反应过来时提醒道:“殿下慎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