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大伟听到有一百多斤,心里有些失望,这也太少了,他们机械厂有几千号人呢,这点豆腐怎么够,怕是到时候他们厨房都不够分。 朱大伟:“苏采购,这豆腐还能再多一点吗? 一百多斤完全不够啊。” 苏今禾:…… 这一百斤还是苏今禾今早出门时让董锦华加紧做的,短时间内还拿不出来。 想要更多,那得看一周后这腐竹和腐乳卖不卖得动。 苏今禾:“暂时没有,但是要是有的话,我第一个送来咱机械厂,您看咋样?” 朱大伟激动地说:“谢谢你苏采购!” 最后朱大伟非要留苏今禾吃饭,苏今禾拗不过对方,只好在机械厂吃了一碗面才出门。 苏今禾出去后,朱大伟看着苏今禾的背影,对自己的徒弟说。 “看见没,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咱们县进步青年的称号。 供销社新进的新鲜货,苏采购第一个就送来咱们厂。 苏采购自己有门路弄来豆腐,也一个考虑的也是咱们厂。 这人情你们一定要记住,那天苏采购要是需要我们帮助,一定不能推辞!” 几个徒弟异口同声地说:“知道了师傅!” 苏今禾出机械厂后,又分别去了玻璃厂、纺织厂、肉联厂…… 苏今禾上任其县供销社采购后,就是负责和各个厂的人联系进货的事情。 外市和外省的货都是张顺其负责。 苏今禾按照自己在机械厂的说辞,将董锦华做好的腐乳和腐竹全都送了出去。 再出门时,苏今禾手中只剩下最后一份腐乳和腐竹,背上倒是背了满满一筐的人情。 苏今禾哼着歌,就往邮局走去。 现在各个大厂都解决了,就只剩下最棘手的国营饭店。 现在的饭店可不像后世那样有服务精神。 饭店里的服务员,眼睛比天都高,动不动就给人要脸色。 要是贸然上去套近乎,少不了吃一份闭门羹。 所以苏今禾选择曲线救国。 苏今禾到邮局的时候,正好赶上报社的人中午下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