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即日起,中华国内,绝不能出现‘因言获罪’的事情…… 就算有人指着我的鼻子骂,哪怕骂的不对,也是合理合法的…… 既然我当了这个国家的大王,就要对每个国民负责…… 圣人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村民有错,先查村长,县令有错,追究知府…… 若再有打压异见者, 一律罢职去官,移交司法,御史台跟进督办, 此为永例!” 煌煌之言,如黄钟大吕回荡在景福宫上。 很多人猝不及防,一时间呆在当场。 天呐! 这也太夸张了! 指着大王鼻子骂也没事? 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还讲得下去吗? 但是,新生派却很振奋。 大王的命令,等于解除了他们头上的枷锁。 对于任何高官权贵,他们再也不用担心了! “大王仁德!臣等之幸!万民之幸!国之大幸!” 那些榆木疙瘩,晕乎乎地跟着一起喊。 陆远摆了摆手,说道: “没你们说的这么夸张, 无非‘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罢了。 你们记住,当朝堂只允许一种声音时, 灭亡随时会降临,勿谓言之不预!” 众人无不心惊肉跳,很多有识之士明白, 他们的大王,眼里不揉沙子。 一王二后起驾回宫,元旦大朝会胜利闭幕。 下朝时,百官三三两两, 有的踌躇满志,有的震惊莫名,还有的左顾右盼。 中华国成立第一天,就显露出不凡的气象。 朝堂之上,即将迎来新的变革, 宦海浮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燕南天与六位董事,最后一波离开王宫。 燕南天笑道:“诸君,元旦大典如何?” 有人感慨道:“振聋发聩,醍醐灌顶!” 有人说道:“有此雄主,中华必将一统天下!” 燕南天大笑道:“生逢盛世,岂不快哉!走,喝酒去!” 无可置疑的是,大朝会的影响将会波及中华国境内,甚至扩散到境外。 但,谁也没料到的是,首当其冲的是,王宫新款礼服迅速走红。 官员中不乏丹青高手,例如翰林院首席大学士,唐大才子。 很快,婚纱礼服仕女图迅速流传开来。 继而,新式礼服的款式,就出现在很多成衣店中。 甚至还有了一个专有名词:右后华服。 达官显贵家的女眷,踊跃订购, 导致仁川城内的纱布,极度短缺,价比丝绸。 更有很多裁缝匠,依据这种风格, 开发出很多别出心裁的款式,生意爆火。 因为国旗中,金属性被定义为白色, 故而,白色服装不再被单一认为是丧服。 除了婚纱服大行其道,新的中国国旗,也成为商户新宠。 不论大店小贩,都在自家买卖上, 插一杆国旗,显示自己是大国子民。 这件事,是陆远有意推动。 还有,国号国旗落定,他开始推动国歌。 三位一体才是王道。 不过,这次,他没有乾纲独断,而是让礼部向全天下征集。 很快,这个消息,又在仁川和半岛上,引起热议。 “听说吗?朝廷要征集国歌……” “什么?国歌是啥?” “嗨,国歌都不知道?就是专门代表中华国的歌……像国旗一样!” “我晓得,听说中选的歌曲,大王还有赏金!” “啊,有赏金……多少?” “多少?嘿嘿,说出来吓死你,足足一万两白银!” “乖乖!一万两,十辈子都够了……” “那我得回去好好想想,说不定能编一首领赏……” “哈哈!那你不如回去做梦,梦里啥都有……” 得知陆远万金悬赏国歌,赵巧儿觉得太离谱了。 “大王啊,不是我舍不得,可这赏金是不是太高了啊?” 陆远仰天大笑道: “你不懂,这叫‘千金市马骨’, 光广告费,我都省了几十上百倍了!” “啥广告费?” “广而告之的开销啊,你就说,这消息勾不勾人吧?” 赵巧儿似懂非懂: “那肯定的啊,一万两啊……连我都心动了……” 陆远说道:“所以,那些有真本事的人, 会明白,我舍得花钱,他们就会渐渐地来到我这边。” 赵巧儿这才明白,征集国歌是名头, 陆远实际上,是打算招揽天下英才。 难怪说他省了广告费。 不过,她见陆远换上平民便装,奇怪地问道: “你这是要出宫?” “嗯?” “去哪儿啊?” 陆远神秘一笑:“朋友乔迁之喜,我得去讨一杯酒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