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五回头,发现是李四,喜笑颜开的扬起荷包。 “四哥,看!我得手了!” 李四上前,揽住兄弟的肩膀, “哈,我在后面都看到了,干得不赖!” 赵五这才意识到,李四一直跟着自己。 但,李四随口问道:“里面有钱吗?” “沉甸甸的,肯定有……” 两人边走边说,赵五解开荷包绳结,扯开瞄了一眼。 他愣住,僵在原地。 “啊!” 李四探头看了一眼,也露出震惊的表情。 “天爷……这,快,快回去!” 两人一溜小跑,径直返回破旧小院。 王二见他们回来,问道:“这么快?不会又没得手吧?” “得手了一个荷包,不过……恐怕有点麻烦!” 赵五却紧赶几步,来到小屋门口。 “师父,徒儿得手一个东西,请您过目……” 很快,漂亮小妞来到门口, 接过荷包,瞄了一眼,非常意外。 她探出头,四处张望,又问道: “快去外面看看,有没有人跟来……” 说完,匆匆钻进里屋。 墙角的草铺上,躺着一位身形枯瘦的老头, 进气少,出气多,双眼浑浊,面色如金…… 看他的样子,大概是得了某种疾病。 锦衣小丫头匆匆来到铺前,把小荷包展示给师父。 老贼偷眼珠转了转, 视线落在荷包里,那枚明晃晃的金币上, 中华朝堂发行的唯一一款纪念金币,是中华改元大典金币。 每位受邀参加大典的嘉宾,都获赠一枚。 纪念金币,重一两,正面是一条浮雕巨龙, 背面是中华国名与国旗,以及“改元大典留念”的字样。 纪念金币意义重大, 嘉宾大多留在家里“压箱底”,或被收藏家珍藏,极少参与流通, 民间将纪念币成为“大金龙”,一币难求! 老贼偷立马就明白, 失主非富即贵,不是他们能得罪的大人物。 现在有两条路,一是马上逃跑, 二是物归原主,希望失主能大人不记小人过, 不过,后一条路,估计不太可能善了。 正犹豫间,王二、张三、李四却跑了回来, “师父,师父……失主找来了……” 老贼偷脸色变得更难看了, 人家这么快就找上门,大概率来者不善。 自己这样子,怕是逃也逃不掉的……索性认栽! “咳咳!扶我起来……” “爹~~你的病还没好……” “丫头,咳咳,快…… 还给人家……咳咳,跪下认错……认打认罚……” 弓背老头柱着拐杖,慢慢踱进小院,径直来到厢房。 四个小扒手,面色惶恐,不由自主向后退。 漂亮小妞被贼偷老爹逼着, 出来,拉着四个师弟一起,“噗通”跪下, 她把荷包举过头顶,递给对方,柔声说道, “这位老爷,是我们瞎了眼冒犯了您, 真对不住,请您饶了我们吧……” 老头呵呵笑着接过荷包,问道: “朝廷有免费的粥饭吃, 看病也不要钱,有大把挣钱的活,你们为何还要偷窃呢?” 小丫头一愣,不知道这么回答。 她的贼偷老爹躺在草铺上,尽量大声说道: “是我让他们这么干的,要怪就怪我吧……” 弓背老头微微一笑,走进里间, “我很好奇,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若是有合情合理的缘由,我可以不惩罚他们!” 老贼偷躺在铺上,苦笑道: “也罢,我就照实说了吧! 小的叫时千,是‘盗门’第十八代传人,江湖绰号‘鼓上蚤’。 祖师爷定下的规矩,‘饮盗泉之水,食窃来蟠桃’, 故此,小的们,不愿受嗟来之食。” 弓背老者很有兴趣地问道: “没想到,盗门祖师爷, 还是个有学问的人,是谁呀?” 时千恭敬地答道:“盗祖东方朔!” 咦? 他的印象中,历史上的东方朔, 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怎么会是“小偷祖师爷”? “唔,说说你们祖师爷,是怎么当盗贼的?” 时千也不磨叽,缓缓说出一个民间典故。 说当年,西王母与汉武帝见面,东方朔在格窗外偷看。 西王母发现后,就对汉武帝说: “那个人在宴席上,偷吃了我三回蟠桃!” 众所周知,蟠桃每三千年一成熟, 西王母说东方朔吃了三回, 以此推算,东方朔少说也有大几千岁了。 于是,汉武帝此后便把东方朔,视为神仙下凡。 这个故事流传到民间, 百姓便将东方朔视作“盗贼祖师爷”。 弓背老者点点头,又问道: “你入道门,或许有不得已的情况, 可为何,要收罗这些孩子们当贼偷呢? 中华盛世将临,他们原本可以有更好的前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