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东南角曾垮塌,草草修补,击之必溃!” 哈哈! 真是天助中华军! 张黄二人相视大笑, 找了好几天都没发现破绽,得来全不费工夫! 两位旅团长愉快的决定, 当天晚上配合,打一场经典的“声东击西”攻城战, 第二混成旅团长黄柏拓, 在长沙城西北角,发起大规模佯攻, 等城头守军,被调动牵制后, 再由第一旅团长张灵虎,率部突袭东南角。 夜幕升起,月暗星稀, 第一第二混成旅团,所有将士吃过晚饭, 全都回到军帐中老实睡觉,养精蓄锐。 城头上,衣不卸甲的长沙知府曾同国,犹在四处巡视,观察敌情。 看着对面,死气沉沉的中华军营,有人开始吹捧。 “叛军已然无计可施,知府大人真可谓国之柱石!” “那是自然!咱们大人允文允武,岂是一帮泥腿子可比的?” 又有人开始为曾同国叫屈, “唉,要是朝廷能重视大人, 多给一点钱粮,也不至于丢掉半个湘省……” “慎言!” 曾同国虽然微微得意,却也知道诽谤朝廷容易引火烧身。 不过,他一直等对方把话讲完,才出言制止。 “眼下,上头也不容易…… 就算朝廷不给一钱一粮,本府也照样和叛军打到底!” 这句话说的掷地有声,慷慨激昂。 谄媚小人立刻识趣地,奉上一顿彩虹屁。 “知府大人所言极是!” “有曾大人在,真乃长沙百姓之福!” 当然,长沙城的官员,也不都是糊涂蛋, 有人问道:“大人,援兵何时会到?” 曾同国瞥了一眼对方,故作轻松地说道: “本府已向朝廷和德王, 发出六百里加急,若无意外,援兵旬日必至!” 谄媚之徒继续拍马: “待大军压境,叛军必然士气低落, 届时,知府来个‘中心开花’,必定全歼这两支叛军!” “是极是极!里应外合,叛军身陷绝境,亡无日矣!” 一群人说着,说着,居然激动起来, 纷纷大吹法螺,又恶毒地咒骂中华军, 仿佛不如此,便不足以表达忠君爱国之情。 巡过四门,夜已深。 曾同国年近六旬,有点吃不消, 便下了城墙,在家丁的搀扶下,坐上轿子打道回府。 张灵虎,看了看手表,晚上11点。 “佯攻部队,出发!” “是!” 一支整装待发的部队,立刻摸黑靠近长沙南门。 张灵虎和黄柏拓定的战术,是“声东击西”, 但,考虑到曾同国熟知兵法,因此这是一个连环计。 先用一两百人的小部队,佯攻南门, 这点人马,肯定逃不过曾同国的眼睛, 他肯定不会上当, 但是,当黄柏拓大举佯攻西北角时, 这位只会读兵书的长沙知府,极有可能会上套。 其实,真要打,中华军夺取省城长沙易如反掌。 如此煞费苦心的,布置两处佯攻, 只不过是为了,尽可能的少死人。 毕竟,大王始终谆谆教导,中华军高级将领: “诸位都是方面大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这句话是没错……但,应避免杀伤无辜, 除首恶及冥顽不灵者外,非不得已,少杀,慎杀!” 每个人都知道,大王对百姓很仁慈, 当初,猛人奴儿哈奇, 在击败禁卫军之战中,立过泼天大的功劳, 结果,在平镶城,搭了个京观,就被逐出军队,大好前途尽毁。 抓捕他的高额悬赏,至今都没撤消…… 前车之鉴呐! 因此,每一位方面大将, 在拟定作战计划时,都尽量避免附带伤害,或降到最低限度。 南门外一响枪,城头守军顿时紧张到极点, 他们一面敲响铜锣示警,一面在黑暗中拼命的胡乱射箭。 刚刚躺下的曾同国立刻爬起, 穿上皮甲,坐着马车赶到南门城楼。 见知府大人赶来,守门参将赶紧向他介绍敌情。 “知府大人,叛军擅长使用火器, 攻势非常凶猛,还是到下面避一避吧!” 城下,第一混成旅两个连, 都瞄着门楼开火,枪声连绵不断, “噼里啪啦!” 打得残砖断瓦,尘灰飞扬,好不热闹。 曾同国却故作镇定,大声喝道: “慌什么?叛军夜袭,无非是想浑水摸鱼…… 你别管我,去调度将士反击,若防守不力,莫怪本府执行军法!” 参将只好回到指挥位置,大吼道: “放箭,放箭!别让叛军靠上来!” “唰唰唰!” 一波波箭雨,毫无目的飞向城下的黑暗中。 其实,两个连的佯攻部队,全都在弓箭射程之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