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陆远指导下,挖出来的斜坡面,却是进攻者最不好借力的地形, 尽管很容易填平,但是,不太适合大面积进攻。 防御工事的目的,不是为了阻挡对手, 而是最大限度黏住对方,让其欲罢不能,却弃之可惜, 其实,稍微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得出, 赤河蜂窝煤厂最适合进攻的就是正门口, 首先,这里的土质比较坚实,而且正对着大路,交通方便,场地也更开阔。 嗯,我们常讲,换位思考, 也就是说,要站在对手的立场或环境思考, 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趋利避害,喜易畏难,是人类的天性, 因此,倘若红拳会真能击败联军,百分之九十的可能会攻城, 那么,在北门附近的赤河蜂窝煤厂,就会比较显眼, 很可能成为被红拳会攻击的一个点,陆远不得早做防备, 有吊大要问了,那为何不带家人躲到赤河村? 赤河村啥都没有,拿啥搞工事? 对了,好多人都准备着,一旦红拳会杀过来,就带家人跑反……啥叫“跑反”知道不? 就是,左邻右舍一起带着家人,躲避兵灾,逃亡他乡,等兵灾过去再返回家乡。 别以为“跑反”很容易,因为也需要在外面流浪十天半个月,或许更久, 一家人吃喝睡都成问题,一旦生病生还的几率很渺茫, 另外,集体跑反时,到了衣食短缺时,很多丑陋罪恶的事,就必然而然的会发生, 平常亲热亲切的左邻右舍,为了活下来,很可能会在背后捅刀, 历史上,每有灾年,人相食的惨剧,比比皆是, 那时候,那种环境下,大多数人都会变成野兽……太可怕了! 因此,陆远才会把家人好友带到厂里,无论如何,这里靠近邦城,安全性更高一点。 肯定会有人疑惑,邦城总比蜂窝煤厂坚固安全,为何陆远不进城躲避? 这里有一个军事上术语,叫作“掎角之势”, 什么意思? 就是依据分散的地形, 迫使敌人也分散兵力,使其难以集中兵力,从而挫败敌人的攻势。 蜂窝煤厂面积很大,至少有数千平米,足够上千人待上半个月。 而且,距离邦城北门只有两百米, 当陆远接到朱迪的报信,红拳会即将大举扫荡,他便设计了这个“防守反击”的计划。 目前看起来,一切均在他的掌握之中。 第四天,天刚佛晓,红拳会三万多信徒兵分三路,对其拉联军发动了猛攻, 兵来将挡,水来土屯, 双方都绷着一口气,杀得血流漂杵,尸山血海, 战况很快陷入僵持,宛如一个巨大的血肉磨盘, 到了午时,红拳会发觉李家夫妻档人少的弱点,调集重兵轮番狂攻, 只用了不到三刻钟,李家夫妻档当即支撑不住,败下阵来, 其拉联军的防线,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虽然张氏三兄弟尽力救援, 但,红拳会就像打了鸡血, 在疯狂的“莲花老母,神功护体”的嚎叫声中, 他们不惜代价的,持续性的发起进攻, 很快,半个时辰后,张家三兄弟的阵线产生动摇, 进而,败退……这一退,就把拜火教的侧翼暴露出来, 终于,连锁反应导致,拜火教陷入凉两线苦战,形势岌岌可危, 双方的兵力,原本就旗鼓相当, 在接连损失两支人马后,其拉联军陷入被动, 作为普通人,最大的习惯是“随大流”, 局面好的时候,顺风仗,一个能打十个, 可是,遇到逆风局,往往十个都打不了一个…… 拜火教并不都是铁板一块的组织,三杀手掌握的四五千手下还好点, 但,另外几千人,都是大大小小的团体,几乎没有太高的凝聚力, 因此,在红拳会不惜一切的疯狂进攻下, 拜火教部分教徒心慌了,好些人出工不出力,缩在后面, 这就导致,勇敢的人,强壮的人,逐渐陷入孤立,形成一个个“突出部”, 红拳会信徒因为愚昧迷信,喊着各种口号,红着眼睛亢奋的拼命, 哪怕一换一,甚至以伤换伤,没多久,拜火教的“骨干性人物”被逐一吃掉, 这就导致,拜火教出现更多没底气的人,而红拳会则越战越勇, 终于,在某个临界点,拜火教防御阵地,出现了崩溃, 混乱产生之后,三杀手也未能在第一时间,组织起有效的二线防御阵地, 这就导致了全面溃败……大几千人,一起向后跑, 即便有人不想逃,也被人群裹挟着一起,远离防守阵地, 那红拳会自然不会错过绝佳的机会,立刻下令全军总攻, 结果,漫山遍野的呼声充斥九霄, “莲花老母,神功护体! 二鬼子败咯!杀呀!冲鸭! 为兄弟姐妹报仇!杀光所有二鬼子!” 三杀手面面相觑,最终,长叹三声,带着嫡系人马,迅速后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