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借着暮色降临, 四百多两江敢战士,趁虚而入, 他们冲进牛行祠堂之中,关上大门负嵎顽抗, 极东二团一营的小四百官兵,则在祠堂外,三面包围, 而两江四宝,为了挽救敢战士, 则带着千五人马冲进镇子,四面合围一营官兵, 四处都在响枪,时不时传来爆炸声, 火光、硝烟、惨叫、厮杀声、哭喊声……交织在一起,难分敌我。 这仗打的,真叫一个乱七八糟! 作为牛行守军的最高军官,庄华的压力很大, 频频下达指令,指挥部下消灭祠堂残敌, 同时,还要针对外围府兵,展开有效阻击, 目前,全营减员一百多人, 兵力和武器弹药,都出现了明显短缺, 若非天黑的及时,他们这支部队,很可能撑不到明天早上…… 尽管驻扎时,他认为万事俱备, 可打了一天,人手、枪弹、药品、饮食……就没有不缺的! 主持围攻极东一团的, 联军总指挥吴子玉,压力比庄华更大, 四千人围攻牛行,全天激战竟然还没拿下…… 八千人围攻一团,仍然在对方一线阵地拉锯…… 六千人去牵制极东二团,结果更惨, 拼掉一个千人队,叛军却像没事人一样, 看着对方,继续稳扎稳打,吴子玉内心叹息: 这都什么怪物啊?! 尽管嘴上不肯承认,但, 他的内心,对极东军保持着应有的警惕与尊重。 毫无疑问,他面对的, 不是原来那支拉胯的极东郡兵, 下面报过来的初步统计, 一天下来,两江府兵的总伤亡,不到三千, 而,对面叛军的伤亡,超出六千……个鬼啊! 战报注水是正常的,可,如此离谱就太过了…… 人家两个团,满编也不过四千, 多一个团就不提了, 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的到, 三处战场,已经打成了血肉磨盘, 两江兵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倒下一个士兵的代价…… 真不晓得,还要往里面,再填多少炮灰? 听着吴松主战场,连续不断的枪炮声, 仰望朦胧的夜穹,还有若隐若现的南十字星, 对,突然窜起的传奇叛军首脑,吴子玉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这小子,到底怎么训练的? 又是怎么做到,让手下官兵,近乎一致得舍生忘死? 一般,部队伤亡两成,士气随之急转直下, 若伤亡达到两到三成,这支部队短时间内,坚决不能再战了, 无论那个点,对面守军的伤亡都达到这个比例, 可是,对方就是不崩, 要么稳如泰山,要么打反击,真让人伤脑筋啊! 眼看着战局,打成了相持, 吴子玉的心里,偶尔滋生出一股强烈的不安, 江南江北友军的覆灭,绝对不是好兆头, 不迅速解决一团二团,麻烦会很大! “传令!一线部队,务必组织开展,轮番夜袭作战! 胆敢延误军机者,杀无赦!” 哼! 就算打不垮,拖也把你们拖垮! “是!” 传令兵迅速骑马出营,向一线指挥员传达命令, 吴子玉担心的没错, 陆远的动作,快到他难以想象, 增援吴松战场的首批援兵,一百五十余人, 乘坐八辆卡车,已经抵达距离吴松三十里的月浦镇, 咦? 不是几十辆车么?怎么就八辆卡车了? 嗯,原因很简单,高负荷运转下, 因为道路、机械故障、油料、司机等等等等问题,导致很多汽车趴窝。 相对来说,骡马更靠谱, 虽说,大车的速度没法和汽车比,可是只要有草料,休息休息就能赶路, 所以,参谋给出一个“分批协同抵达”的计划, 八辆卡车来回接驳,马拉大车上的官兵, 同样,大车也接驳最后面步行的官兵, 经过测算,子时前后,五千官兵同时抵达月浦, 拂晓时,就能对两江府兵,发起正面进攻, 让两江名将吴子玉好好看看,啥叫真正的“中心开花”! 野战开始了,吴松三处战场,更加残酷, 两江府兵利用夜色,轮番发动三五百人的集团冲锋, 如同一波又一波惊涛骇浪,冲上极东军的阵地, 激战后,丢下一地尸体,又退下去,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一团二团各支部队,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大量伤亡, 更严重的是,弹药和药品器材,所剩无几, 牛行镇里,很多地方都在进行白刃战, 要不是庄华出自特攻队,精通巷战,牛行早就失守了。 一个中队长,带着百十来人,从吴松二线阵地退下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