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啊?”韩丽娟的嘴巴张得都可以塞下一个鸡蛋了,“这样啊,我知道了,不会跟人乱说。” 韩丽娟是个明白人,很快便品出苏青话里的意思。 她抿了抿嘴唇,不再往下说,反而换了个话题。 接下来几天,石秀华倒是没再找过麻烦。 不过苏青和韩丽娟每天雷打不动地一块上下班。 一来是比较顺路,二来呢就是两人经过这么几天的相处,发现性格挺合得来的。 苏青比较喜欢热闹,路上多一个人陪着,她也能跟人说会儿话。 到了周末这天,苏青和江行舟一早便起了床。 苏青给江蔓蔓挑了一件粉色的小外套,配了件黑色棉裤,又给小姑娘梳了两个羊角辫。 她们今天要去县城拍照,还要给江蔓蔓买点吃的穿的。 吃过早饭,江行舟和苏青牵着江蔓蔓,早早便去了家属院门口等物资车。 江蔓蔓是领养的事情,这几天已经在家属院传开了。 苏青刚站定,就有几个军嫂看着他们一家,偷偷捂着嘴巴说着什么。 嘴长在别人身上,苏青管不着,只要那人不站在她面前说闲话,她就一律当听不见。 物资车到了,江行舟先上了车,然后把江蔓蔓和苏青分别拉了上去。 到了县城,苏青和江行舟带着江蔓蔓,直奔照相馆。 这个年代的照相馆不是一般的冷清,一般情况下,一天也不一定有人进门照相。 好在照相馆是国营的,不然迟早得倒闭。 苏青进门前,观察了一下照相馆的门面。 木质门板上有两块老旧的发灰的玻璃板,被岁月磨砺得光滑圆润,边缘还残留着些许褪色的红漆。 从外往里望去,店内的空间不大,墙壁上贴着一张张这个年代的黑白照片,颇具历史感。 江行舟先进门,跟照相馆的工作人员沟通了一番,三人便站在了照相机后面。 先是拍了一张一家三口的合照。三人的单人照各一张,苏青和江行舟又拍了一张合照。 苏青觉得自家闺女太可爱,又抱着孩子,拍了一张合照。 江行舟见此,也抱起闺女,两人拍了个合照。 照相馆的工作人员忙得满头大汗。 这究竟是啥家庭啊,就一家三口,拍了这么多张照片。 交钱的时候,江行舟眼都不眨,便把钱递给了工作人员。 得知照片得过个三两天,才能洗出来。 苏青便跟对方约定好,下周她过来拿。 离开照相馆,两人又跑去了供销社,给江蔓蔓买了奶粉和麦乳精。 江蔓蔓小朋友正处于身体生长的黄金阶段,营养必须得跟上。 为此,苏青还专门让江行舟想办法跟人借了几张奶粉票。 买完了奶粉,苏青还想给孩子买几件衣服。 可供销社的衣服都太大了,套在孩子身上根本不合适。 虽说这个年代提倡节俭,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可松松垮垮的衣服披在孩子身上,简直不要太滑稽了。 而且苏青也看不上那老旧的款式。 于是便寻思着,扯几块布回家给孩子做几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