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是别的地方还不好说,甚至可能会受气,户部嘛,就是去当爷了。 管钱的就是大爷! 当然,前提是你得有钱,否则国库空虚,不要说当爷,愁也愁死了。 “嗯,你下去准备吧。” 安排完了事贾敬就开始赶人,他现在太忙了,根本没空跟贾蓉闲话。 “太爷,我还有一件事。” 贾蓉有些害羞的欲言又止。 “什么事?”贾敬疑惑问道。 贾蓉道:“既然出了孝期,那孙儿的婚事……” 贾敬:“……” “咳咳,是这样的。”贾蓉忙解释道:“我去了户部,若还是个毛头小子难免让人轻视,有家有室让人感觉稳妥。” 贾敬想了想:“那就这样吧,我写信给如海,把你们的婚事提前两年。” …… 第二日,宁王府车马浩荡去了相国寺,老和尚跟伺候亲爹一样伺候贾蓉,一切事情自然办的妥妥当当。 如此七日后。 贾蓉出了孝期,直接进了户部。 户部尚书刘言请辞,但现在还没有交接完成,所以还没走。 两位士郎一个年老,不怎么管事,一个空缺。 贾蓉来了之后户部的大权自然落在了他的手上。 刘言将各项账目匆匆交接了一下,无奈道:“并非我矫情不愿为国效力,实在是这几年心力交瘁,如今只想归园田居,养几只鸡种几块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贾蓉点头,笑道:“刘大人不用自责,有道是‘业无贵贱,只是分工不同’,谁说隐居田园养鸡种地就不是为国效力了?” 刘言一时愣了,拱手道:“受教受教,我枉活六十载,不及你。” 贾蓉回礼道:“不过是顺口胡诌的,他日刘大人来京,可来户部,咱们把酒言欢。” “一定一定。” 刘言走了。 给户部留下了三百万两银子。 老大人为官大半生都在户部,这三百万算是凝聚了他半生的心血,没有给贾蓉一个空壳子。 …… 贾蓉第一天上任就来了事情。 “端午淮河发了大水,两岸良田淹了无数,知府大人请求朝廷拨款赈济灾民。”负责两淮的户部赵主事在贾蓉身边一本正经的说道。 “哦。”贾蓉微微一笑:“拿他递的本子来我看看。” “大人,请过目。” 赵主事递上本子。 贾蓉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道:“此事我知道了,两日后来找我,给你答复。” “那就麻烦大人了。” 赵主事笑着退了下去。 赵主事刚走,负责山西税务的孙主事就过来了,笑道:“山西今年闹蝗灾,几个州府的百姓几乎颗粒无收,知府大人请求减免一年赋税。” 贾蓉道:“哪几个府?” 主事随口道:“吕梁,大同,朔府。” “拿本子来。” “大人请过目。” 贾蓉仔细的看完本子,依旧是递回去笑道:“两日后来找我,给你答复。” 刚过一会儿,翰林院的主事蒋大人来了,一脸欠了他钱的表情道:“翰林院的两排房子年老失修坍塌了,另外还有几间需要修缮,掌院刘大人请户部给我们拨款一万两。” 贾蓉把玩了一下手里的毛笔,似笑非笑道:“这个嘛,不太好办啊。” 拨款修缮危房当然可以,但什么态度嘛?是跟人要钱的语气? 蒋大人见贾蓉爱答不理,心中不悦,但多年的为官修养还算不错,勉强没有爆发。 这时,又进来一个主事。 正是礼部的周主事。 周主事是个大胖子,平日里为人低调,基本上谁也不惹,更不敢惹新官上任后台大过天的贾蓉了,只是左侍郎今天发了疯,一定要他来户部弄钱,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来了。 “在下礼部郎中周叶青,见过贾大人。” “周大人客气了。”贾蓉微微一笑道:“不知周大人来户部,所为何事?” 周叶青低着头,有些难为情道:“恩科在即,可是贡院却年久失修,许多号房都漏雨透风,户部能不能出钱修缮一下……?” 其实他根本没有抱多大的期望,现在朝廷用银子的地方太多了,国库又很空虚,哪有闲钱修缮贡院呢?刘言大人在的时候已经不止拒绝过一次两次了。 贾蓉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贡院的好歹关系的朝廷颜面,更关系到考生能不能好好发挥自身所学,应该修缮。” “你们预算多少钱?” “啊?” 周叶青愣了一下。 他们根本没想到会成,当然也就没有预算…… “五……三万两足矣。” 周叶青随口说了一句。 贾蓉一本正经道:“现在国库紧张,三万两太多了,给你一万两吧,一会儿我批个条子,你去库房领钱。” “啊?真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