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阿葛以后会去洛阳吧?” “想去。” “想去就一定要去。凭你的本事,该去更宽广、匠人更云集的地方。” “阿姊不留我在辽东了?” “不留了。再留,我怕护不住你。”邹娘子想,阿葛一生注定不能平静,既然斗,干脆去都城斗!什么封家、什么鲜卑,有本事也跟去都城?不敢去就是怂货! 十月初五。 要试牛革枕能不能达到听瓮效用,最关键得找个耳聪之人。 优勉自荐。 他擅驯禽,从前经常和伙伴进山聆听各种山禽鸣叫,伙伴离世、他腿受伤后,一天天独处,优勉就聆听草虫蹦跃、鼠打窝、蜘蛛盘丝。 有了聆听人,从哪找那么多人跑动,制造声源呢? 王葛的想法是,今天将声源设为三种级别:百人徒步,五十人徒步,十人徒步。 人数肯定凑不来,用辎车顶。 前两种出发的起点位置在五里之外的固定点,根据测算结果定十人徒步的出发点。 明天再定骑马方式的人数、距离远近。 城中没有合适的空旷地,城外的话,先排除北面、南面。原因是城北皆考场,城南客旅、商队太多了。 再排除城东,东边地势不平。 定下城西后,辎车全带上,队伍大张旗鼓开拔。 可怜孔书佐的鞋都跑掉了,终于在署院里把队伍拦停:“匠师留步,留步啊。王匠师,邹散吏,为何说走就走?” 后方,小吏一手牵马、一手提着拣到的鞋朝这碎步跑。 这误会!王葛、邹娘子赶紧下马解释:“书佐,我等是去城西试‘听枕’。” “什么听枕?路上说。” 就这样,孔书佐又带了十名巡兵一起出行。 王葛听从邹娘子建议,跟书佐、优勉同乘车。白容很生气,被小吏牵去马厩途中把孔书佐的坐骑踹折了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