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南宋义士-《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
第(2/3)页
朱雯也离开了村子,她在楚轩的安排下,去了临安府,打扮成道姑的模样,买下了一间店铺,干起了算命的买卖,程啸充当保镖,一同前往了临安府。
只有王侠、霸王、苗若泠、李世一直停留在命名为匠帝村的小村庄。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匠帝村也逐渐变成了匠帝庄。
一条条交错而过的道路两侧,五千多栋简陋却也完整的房屋整齐的排列开来,成年的村民开垦着已经荒废的田地,女人和老人照顾着村里的幼童,一片井然有序的祥和气派。
但是,从外面看,又不一样了。
匠帝庄的外围,竟是一面面城墙,城墙高有三十米,厚有十米,从山脚起建,将庄子围绕了起来。
手持长矛的民兵在城墙上站岗,他们穿着轻便的铁甲,面色肃然,目光炯炯的盯着外面的山路。
“这哪里是什么庄子?分明是一座城。”
二十来岁的青年男子牵着马儿,站在匠帝庄外面的土路上,抬头望着那仅次于绍兴城的城墙,惊的差些说不出话来。
“到了,终于到了,总算是到了!”
不同于这名青年男子,一道走来的几百名贫民,见到前方的城墙,却是激动的手舞足蹈。
那几百名贫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瘦小的身体,发黑的皮肤,干裂的嘴唇,虽然穿着简陋的纸裘,但凛冬的低温并不是那么容易抵御的,每个人都在瑟瑟发抖。
但是他们看向城墙的眼睛却是亮着的,仿佛看见了希望的光芒。
只见在那城墙中心的城门通道里,竟架着十口大铁锅,大铁锅的下面,火焰熊熊,散发出炽热的高温。
“嘿!快过来,喝点肉粥暖暖身子。”
几个汉子坐在墙边,看见从远处出现的贫苦百姓,连忙起身,招着手,大声呼喊。
逃难的百姓喜出望外,他们互相搀扶着,急匆匆的走向城墙。
只有那名牵着马儿的青年男人,还留在原地出神。不过,此人倒也不同于其他贫民,他穿着绵袍,腰挂佩剑,看起来像个武人,冬天的严寒却是冻不到他。
其他人走开之后,他才急忙跟了过去。
快步走到城门处,探头往那十口大铁锅望去,里面是小米煮成的粥,米粥浓稠,并且还混着很多碎肉。
不仅如此,在墙边还摆放着十几个大木桶,里面装满了米和肉。
“来来来,到了咱们匠帝村,就不用怕饿了,咱们匠帝庄有阿罗诃大天尊赐的粮食,能让所有人都吃饱饭。”
施粥的汉子吆喝着,从铁锅里面舀起一勺勺肉粥,放进逃难百姓拿出来的碗里。
“谢谢大天尊。”
“大天尊救苦救难啊!”
“大天尊才是唯一真神。”
……
人们接过了肉粥,满口的感恩戴德,急急忙忙就把肉粥往嘴里倒。
也多亏了火不算太大,粥并不是多烫,否则按照他们的这种吃法,必然会把自己烫伤。
那青年站在一边,一副失神的样子。
他是浙江临海县城门人,出身也算富贵,自幼颖悟好学,通读古今史籍,兼善拳射,练就一身好武艺,且仗义疏财,关顾乡里,在地方颇有名望。
近几个月,听闻浙东路来了一群大善人,买了地,建了村,号称信的是阿罗诃大天尊、大圣活命世尊夷数和佛、玄化匠帝、无觉空皇,奉天尊的旨意普度众生,穷苦百姓只要去了便会提供衣食住行。
他只当是邪魔外道、装神弄鬼、蛊惑世人,便打算来行侠仗义,揭穿妖道的嘴脸,还在路上遇到了去投奔匠帝村的穷苦百姓。
然而,到了之后他才发现,匠帝庄是不是邪魔外道他不知道,但是匠帝庄很有钱,这点他见识到了。
这么多的米和肉,能这么轻松的散给难民,他也没听说附近有哪些大户人家被劫富济贫了啊?
匠帝村,不寻常。
青年暂且息了斩妖除魔的心思,牵着马儿,径直向庄内走去。
庄内的环境,比青年想象的更加井然有序,房屋、走道、田地、大食堂、石匠铺、铁匠铺、裁缝铺、澡堂、医馆……除了酒楼和商店,大部分能在城里看见的建筑,都能在匠帝庄看见。
房屋里,有老人和妇女在照看小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