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敏此话一出。 就连张显生都愣了一下。 “王教授,遗憾的地方?” “对。” “哗!” 直播间顷刻间沸腾。 …… 屏幕外。 一帮人同样面面相觑。 不足的地方,倒能理解。 毕竟没什么东西是十全十美的。 但遗憾,好像扯不上边吧。 这首歌都已经这么完整了! …… 王敏娓娓道出关键: “不足的地方,在于相比于美式说唱,这首歌的情绪爆发,相对偏弱一些。 副歌部分我觉得,应该更激昂一些。 但考虑到文化背景。 这点瑕疵,倒也不算瑕疵。 我真正想说的是,这首歌的旋律,虽然非常美式嘻哈。 但恰恰也因为这一点。 让它掉入了窠臼! 我曾经在课堂上,跟学生讨论过这个问题。 为什么国内说唱,一定要跟国外学习? 我们的国家兼收并蓄。 拥有很强的包容性,文化性,音乐也是一个道理。 但为什么,唯独说唱这个类型。 始终就得那么暴力,必须得有一些比如sex的东西? 其实说唱是一个很包容的音乐风格。 不光用来输出个人态度,个人想法。 它可以跟很多题材都结合起来。 比如我听过一首歌,就是和流浪汉结合起来,通过流浪汉的视角,讲述自己的看法。 那首歌全程都很平淡,没有声嘶力竭,但极其有深度。 歌名我有些忘了,是一首国外的歌。 但这首歌,让我确确实实感受到说唱具有多元化的属性! 而在国内。 我从来没看到类似的作品。 但不存在,并不意味着没有。 相反,我绝对相信以后一定会出现类似的作品。 目前国内说唱主要有两种存在方式。 一种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方式。 还有一种就是像《夜曲》那样,融合说唱的流行乐。 为什么我们对《夜曲》评价这么高? 其中的一个维度,我认为是流行乐和说唱结合,产生了特别的效果! 当然《夜曲》不是一首纯粹的说唱。 但在我心里,如果让我主观去定位。 我倒愿意把他定位到说唱类型。 因为这样可以进一步扩大说唱音乐的丰富性。 所以现在,话说回来。 这首《逆鳞》跟《四面楚歌》一样,都是偏美式嘻哈。 虽然这两首歌,都很不错。 但这个窠臼,哪怕强如路晨,也没能跳出来。 尽管歌写的很漂亮。 但归根结底,这两首歌都有对国外说唱文化的一种致敬。 对,致敬这个词,很合适。 因此,我的完整看法是,我承认这是一首好歌! 但不是一首让我感觉到惊艳的歌。 因为这首歌,至少目前。 让我看到了路晨在说唱风格领域,是存在一定的局限。 这就是我说的遗憾。” 当王敏将自己想法,表述出来。 直播间一时安静下来。 王显生琢磨着老师的意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