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话筒》太残忍了!!我尼玛太残忍了!!-《话筒给你们尽管唱,会唱算我输!》


    第(1/3)页

    C级!

    大数据给出最终评价,仅仅是C级。

    ——【一般】!

    而这个评价,坦白说,出乎所有人意外。

    虽然汪苏容高音部分,破了音。

    但其余部分的唱功,都还过得去。

    然而大数据并非仅仅只是给出评价这么简单。

    而是有众多依据作为支撑。

    在这首翻唱的《搁浅》中。

    大数据的评分理由如下:

    1:整体歌唱情绪,并未达到原版深深愧疚,遗憾与痛苦交织的情绪……

    对于该观点,大数据甚至直接给出了汪苏容现场演唱版本和路晨原版,在音调变化上的区别。

    细到什么程度?

    细到音轨上,同样一个音。

    汪苏容的歌声饱和度,和路晨的歌声饱和度的数值,都给直接标了出来。

    让人吃惊的是,路晨的声音饱和度,居然普遍高于汪苏容接近三分之一!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路晨每个字的声音厚度,要比汪厚出三分之一!

    这是十分夸张的数据!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一个音调。

    同样一句歌词。

    两人的差别会那么明显!

    每个调的饱和度,都少了三分之一。

    那自然整首歌的情绪饱和度就差了远不止三分之一!

    看到这一点。

    不光网友惊呆了。

    就连汪苏容自己都惊呆了。

    在大数据分析下,一首歌被完全数据化!

    甚至他自己,不看这些数据,都不清楚原来和路晨原版的差距这么大!

    当然,这只是大数据给出的第一点。

    2:整体音色……

    3:唱功细腻差异……

    4:主副歌衔接……

    5:破音点……

    尤其是第五点。

    是所有单条评分中最低的。

    每一条计分是十分。

    而这条,汪苏容仅仅得了三分。

    这个D2升C5的“我”字,汪苏容在破音状态下,只唱到了【弱C4】便无奈破音。

    而大数据调出了路晨在演唱会现场的官方live录制版本的视频。

    视频中,路晨坐在钢琴前。

    名场面再现!

    ……

    “读完了依赖我很快就~

    我~只能永远读着对白!”

    ……

    脑袋一歪,高音就上去了。

    更恐怖的是。

    大数据从现场视频中分析得出数据。

    路晨的“我”字,居然达到了恐怖的(high)C5,逼近C6音调!

    这对比汪苏容的【弱C4】

    几乎是接近高出两个维度的难度!

    这也是为什么,汪苏容这条得分这么低的原因。

    一时间,现场都噤声了。

    恐怖!

    不光是路晨的唱功,在数据化下更显恐怖!

    这大数据本身的分析测算能力,也是出乎所有人意外。

    就这水平,不比现场摆四个叽里呱啦的导师,讲半天强多了?!

    又简单又直接又粗暴!

    直播间也是大爆炸。

    纷纷惊呼这大数据真是“有情的塑料姐妹上门,无情到家了”!

    连路晨看到这分析后,也挠挠头,直呼节目组真他妈纯纯互联网思维!

    最终,汪苏容的总体评分,在满分五十分的情况下,只得了22分。

    而C级的得分范围,恰好是16分到25分。

    B级是26分到35分。

    A级36分到45分。

    S级则是最恐怖的46到50分。

    因此别说A了。

    大B,汪苏容都尚有一段距离。

    ……

    直播间:

    【好可怕!没想到节目组来真的!】

    【是啊,这评分系统一出,我都感觉这节目专业程度一下子拔高了太多太多!】

    【原本我以为路晨的演唱,已经很可怖,没想到在数据分析下,才明白到底有多恐怖!】

    【还是那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嘉行。

    “蜜姐,路晨不会这么恐怖吧!”

    看着系统给出的十分冷冰冰的数据。

    热巴心都在颤。

    这节目可比一般的歌唱类节目,明显有看点太多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