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越是深入交流,叶夫盖尼越是感觉到自己和北川秀犹如鸿沟般的差距。 在进入“普希金之家”工作前,叶夫盖尼曾问过一个文坛的老前辈。 “究竟怎样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以及自己的文学天赋到底算不算高?” 每一位能进入世界文学史的文学家,无一不是天才中的天才。 这类天才,往往都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自傲与自负。 要让他们承认技不如人很难。 就像从未真正见过托翁的叶夫盖尼,即便看了一遍又一遍《战争与和平》,依旧不是那么的服气托翁—— 书是绝顶好书,但作者是否天下无双,只能眼见为实。 这份文人的傲骨有时候会被很多人理解为“傲慢与偏见”。 当初向老前辈讨教这个问题的叶夫盖尼就是那样的“天不怕地不怕”。 老前辈是这么回答他的:“要让一个人信服从未见过的事物,你说破嘴皮子都没用。 但如果,我是说如果,在你的同时代里出现那么一个人。 他能力压同一时代的所有文学家。 甚至能让老一代和新一代也觉得难以企及。 真有那么一个人出现时,你去和他交流,去和他说话,看他的书,听他对文学的理解,你就会明白,原来我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不值一提,我所谓的顶级文学天赋,竟然只是面见那个人的敲门砖。” 就好比一个穷尽各种机缘,宛如主角般的凡人,当他破除万难,修行成仙后忽然发现,自己只是被一只猴子暴打的十万天兵天将里的一员. 叶夫盖尼释然了。 所以他对北川秀说了那句话。 北川秀大概能理解他的意思,但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能用微微点头来回答他。 他是立志要成为文豪的男人。 一路上披荆斩棘,一步步从纯粹的文抄公蜕变成符合名声地位的创作者。 这条路很难走,甚至可能是绝路思路,但他必须要走,必须尝试走一走。 所以沿途的风景再好,再令人感叹,也无法让他停下脚步一秒! 十六个小时后,北川秀成功抵达阿兰达国际机场。 等候多时的马悦然和克努特冲上来就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脸上的喜悦之色呼之欲出。 “北川老师,欢迎你回斯德哥尔摩。”克努特的欢迎发自内心,他是为数不多从一开始就坚定站在北川秀阵营的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 马悦然也是一番恭喜,随后一边带着北川秀往外走,一边和他说起接下来瑞典文学院之行的一些细则。 瑞典文学院里全是世界各国爱好文学的有志青年,其中一大部分来自瑞典与挪威的高知家庭。 和北川秀认知中的高级文学院不同,瑞典文学院除了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固定评选机构外,也是大量富裕白人的聚集地。 这也意味着在这种地方授课,得顾及到一些西方世界不能明说的“潜规则”。 “你的名气很大,听说你要来授课,很多常年不来学院的学生也纷纷订了机票飞回来,就为了听你一节课。 这是好事,但也是麻烦事。 这些学生从小养尊处优,性格自负,很可能回在课堂上问你一些刁钻的问题。 如果你不想回答,可以无视,但千万不要和他们吵起来啊.” 马悦然看了眼同样年轻气盛的北川秀,忍不住又提醒了一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