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画面转到对面,一位面容威严的中年军官,满脸怒气,“瞎胡闹,程杠头,你已经复原了。” 程连长,现在又是程杠头了。 手没放下,继续敬着礼大声喊道:“我要求回部队,上战场。” “你忘了你负了伤,眼睛差点瞎了,现在看东西都重影,枪都打不了,怎么上战场,快给我回去。” “我不打枪,我当工兵,我要回部队,我要上战场!” 观众们又是“啊”了一声,这次是欣慰的感叹。 太好了,程连长没有牺牲。 可惜,一位神枪手,眼睛打坏了,他得多难受啊。 影片中,旅长同样在叹气。 是无奈的叹气。 伸手拍拍程杠头的肩膀,“唉,程杠头啊,你还真是个杠头。当工兵,搞后勤,不准往前跑……” 一列火车拉响汽笛,跨过鸭绿江大桥。 抗美援朝刚刚开始的时候,正是冬季。 最冷的时候。 看着比打张家口的时候冷多了。 程杠头真的变成了一位工兵。 趴在雪窝子里拿大钳子剪开铁丝网。 趁着暴风雪四下白茫茫什么都看不见的时候,偷偷摸到阵地前拆除地雷。 挖战壕,地面冻的梆硬,抡起镐子砸下去,砰砰冒火星子,地上只有一个白点…… 冷啊。 渐渐的,程杠头没有听话。 旅长不让他往前跑,他还是去了最前方。 工兵,职责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开路,开的是被炸的路,天上的轰炸机一遍遍投弹,轰炸,阻挡志愿军的补给线。 程杠头他们一遍遍地修。 炸坏了修,修好了又炸,炸坏了再修,用生命维持着补给线的畅通。 遇水搭桥。 四下里还积着雪呢,河水里还漂着冰呢。 天上还有轰炸机呢。 程杠头和他的战友们,就这样跳进河里,修建浮桥。 人一入水,眉毛胡子全白了,都结着冰碴,鼻涕流下还没到嘴唇呢,已经冻成了冰条…… 看到这里的时候,很多心思敏感的观众都哭了。 就算神经大条的,也忍不住鼻子发酸。 当年,太苦了啊。 程杠头他们一代人,不但打了三代人的仗,还受了三代人的苦。 好在,也不全是虐主,程杠头也迎来了高光时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