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师,他们虽然有很有才能,但东宫却不能施展他们的本领,是不是有些屈才啊。” “殿下,臣知道殿下的想法,臣刚好需要有一件事需要跟殿下商量,正好可以给他们有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 “相信殿下清楚,臣弄出了来了很多的新玩意,但这只是臣的灵光一闪,虽然有很多的东西对大秦有一定的影响,但只是那些东西其实还可以改进的,只是臣实在是分身乏术,而现在有了这些聪明人,自然可以让他们进行改进。” “不知殿下以为这样做是否可行?” “老师,扶苏觉得您说的可行,只是他们能否愿意?如果他们不愿意,岂不是与我们离心离德?” “殿下,能让大秦强大的人才是贤才,若不能为大秦所用,其与路边的草芥有什么不同?” “而且,这也要看他们的想法,如果不愿意躬身做事,可以给他们一些清贵的官职,想必也能满足他们的胃口。” “如果还有怨言,还需在乎他们吗?” “谢谢老师解惑,学生受教了。” 苏晨在东宫待了一会儿后,就离开了。 他需要开始的构思怎样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 总不能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由他制造出来吧。 一个国家依赖一个人,是很畸形的,不健康的。 虽然可以提高国力,但人亡政息的事又时常发生。 苏晨可不想成为救火队员。 也不想大秦成为一个巨大的胖子,空有一个庞大的身躯,而没有强壮的筋骨和脊梁。 所以,苏晨知道先要获取百姓的信任,才能让他们知道朝廷做出一些改变不是在害他们。 毕竟他们稍微遇到一点风雨,就可能是家毁人亡的结局。 所以,他们不管怎样谨慎都不为过。 而要获得百姓的信任,自然是要提高他们的生存条件。 饿着肚子的人,不可能要求他们有道德的。 之后才是改变的开始。 虽然有了红薯,并已经让他们见识到红薯的高产,但推广却需要方式方法。 如果百姓都进行种植红薯。 万一遇到什么灾害,不知有多少人会被殃及到? 大秦的百姓恐怕不会给朝廷再来一次的机会。 所以,一个大国可不能靠凭空想象来治理。 用伟人的话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但也不用因噎废食,可以根据控制粮种来防止出现太急功近利的情况。 但百姓种过几次,就能了解了红薯的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