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廖东煌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陈庆宇嘿嘿一笑,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 “廖大哥,卖这些东西得用三轮车和流动小摊,我能买,但就是得向您先借点钱。” 听闻此言,廖东煌顿时抽了抽嘴角,被陈庆宇的厚脸皮给震惊了。 陈庆宇的这个订单非常特殊,但再特殊,也没有既出工出力又出钱的道理。 秦部长把订单交给陈庆宇,陈庆宇拿着订单来找他,按说他们是打工的一方,可以接受回款慢,但出血又出钱,走遍天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吧? “廖大哥,咱们都是自家人,你信不过别人,还信不过我吗?” 陈庆宇赶忙说道。 “再说,我要这笔钱也不是给我自己,我打算全都拿到车行去买车,钱换成了车,车可以都抵押在服装厂,只要秦部长那边给钱,或者市场这边卖了钱,我第一个先给廖大哥。” 屋中的气氛略微压抑。 廖东煌的手指,不停的敲着桌面,若有所思的看着陈庆宇。 陈庆宇不断陪着笑,直到感觉自己脸有点泛酸了,廖东煌才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陈老弟,你这招滚雪球,滚得太冒险了,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山毁人亡,你确定能走的通?” 有秦部长撑腰,他想不明白,陈庆宇为何还要如此冒险? 按部就班的来,凭借秦部长的支持和他对陈庆宇的欣赏,陈庆宇完全可以按照正长路线发展。 不说别的,仅凭他一个人,也能让陈庆宇开一家额外的定制厂,一年赚个几十万不算难。 东仓服装厂,这两年的销售业绩有所下滑,但是也有几十亿之多,放在全国或许不算顶流,但放在东仓这一亩三分地上,却属于大哥大级别。 再搭配秦部长的关系,陈庆宇不到30岁,就能成为百万富豪。 这个高度,普通人就算一辈子也达不到,他想不明白陈庆宇为何这么着急。 陈庆宇靠一个小服装厂起家,走到现在,每一步都是在借钱,借势,借人。 他借到最后,就不怕把自己压垮吗? 陈庆宇沉默了片刻,忽然指着墙上的照片,认真的说道: “廖大哥,你说造汽车这件事这么难,红旗为什么还要坚持?从我爷爷那一辈开始算,红旗造车至少也40年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