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只有这样,他才会稍稍体谅你的难处。” 离开之前,廖东煌掏心掏肺的说了一番话。 当年他和陈庆宇一样,都是心思单纯的热血青年,为秦萧林做了许多事,甚至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但过往之事,永远不如当下的利益重要。 他做了再多,也挡不住秦萧林健忘。 东仓服装厂,已经成了某些人的提款机,他不希望陈庆宇的曼妮品牌,重蹈覆辙。 “廖大哥,您这些话我都记下了。” 陈庆宇说道。 他将廖东煌送到楼下,本想让老陈送他离开,廖东煌却推掉了。 “在东仓这个地方,没有人敢对我动手,就算是黑三也不行。” 廖东煌说这话时,身上有无穷无尽的自信。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来到了九月底。 随着东仓马拉松的进行,健康生活和曼妮品牌的风,刮到了周边的城市。 到了九月下半这两次工作会议时,数据分析小组提交的报告中,东仓本地人的办卡比例,已经从原本的将近九成,减少到了将近七成。 高付费用户并不多,度过了最初的疯狂之后,更多的办卡用户,每次顶多充两三百元。 更多的高付费用户,来自于东仓之外的兄弟城市。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全方位广告轰炸,最能接受新鲜事物的一批人,已经成为陈庆宇的客户了。 尽管东仓还有潜力可挖,但却需要时机,也需要时间来酝酿。 东仓之外的大片市场,才是曼妮品牌的重中之重。 仅仅周边的几个城市人口总量,就超过两千万,只要能发展起来,哪怕只有1%的人办卡,也能提供上亿的资金。 而按照今年的规划,短期内,他希望能达成1%,而长远规划,他希望能达到5%。 金融风暴的影响不可估量,曼妮品牌需要一个活跃的经济市场,在此之前,拿到越多的客户,越能撑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重视东仓外面的发展,并不代表陈庆宇减少本地投入。 新客户减少后,就代表消费市场已经打开,需要吸引客户消费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