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热闹的,应该就是庞东来。 围绕庞东来所打造的代售群,甚至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产业群,他们在互联网上组建群组,寻找感兴趣的顾客,然后每一笔赚取一点点差价,竟然也能成为一条发财致富的路。 曼妮百货也是如此。 只不过此时的曼妮百货,影响力仅仅局限于魔都的八个大区。 但传播的慢,反而更符合陈庆宇的策略。 哪怕曼妮百货有上万平米,但此时的国内,就只有他这一家高端百货。 八个大区的顾客,他都顾不过来,更别说其他城市的顾客。 要知道,顾客的需求一旦无法满足,如果再达到了一定的量级,就会被有新人利益。 所以,陈庆宇反而还感谢这个时代。 曼妮百货的新店正在筹划,但是如何选址是个难题。 既要满足高端定位,又要找到有上万平米的场地,还要找到不那么老旧的大楼,对于陈庆宇而言,其实选择并不太多。 开业第五天的时候,有两个产业大楼联系过他,但陈庆宇现场考察后,却发现虽然大楼很新,但周边街道却太过狭窄。 曼妮百货走到这一步,每一步都不能出错,尤其是在顾客排队体验上,更要不断的优化。 狭窄的街道,连优化的空间都没有,还会阻碍本地人通行。 就算这些东西,应该归属本地官方管,但陈庆宇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拒绝对方的好意。 这几家产业大楼,给陈庆宇开出了非常优惠的条件,只要陈庆宇愿意入住,他们甚至答应减免第一年的租金。 要知道,按照此时的魔都商业租金来看,即便不在外滩,租用上万平米的区域,一年的价格也在几百万。 房间有各种传闻,有人说曼妮百货一天就赚了上千万,有人说曼妮百货一天的充卡金额,甚至比本地银行还多。 还有人说,有人依靠曼妮百货赚差价,仅仅一个星期,就盈利了几十万之多。 各种都市传言加持之下,曼妮百货的名声,节节攀高。 在人口相传的情况下,所有人进入曼妮百货,都带着一种狂热的心态。 他们不管曼妮百货有什么商品,只要能买到,就认为是自己赚到。 曼妮百货的商品,并不是每一个都很便宜。 但这些顾客不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