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年轻人敢说敢做,但嚣张到陈庆宇这个程度,显然已经有些出格了。 在场的这些记者,个个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其中有些人不但是记者,甚至还是某些商业领域的顾问。 换句话说,当陈庆宇说出一番长篇大论时,他们有足够的经验验证其合理性,甚至能判断是不是在吹牛作秀。 然而他们一番讨论之后,却发现陈庆宇这番话虽然夸张离谱,但按照曼妮百货的成绩和受欢迎度来看,竟然不是在作秀。 某些善于作秀的人,实际业绩没做多少,但是海口已经夸到了天边。 就在几天前,某位所谓财富榜上的首富,还在抨击陈庆宇,觉得陈庆宇的另外一个生意是落后产品。 首富说这话的时候,曼妮百货还没有开业,众人对陈庆宇的印象几乎为零。 一看首富都批评陈庆宇,一堆看似有主见,实则完全没主见的人,立刻开始附和。 他们仿佛掌握了什么真理一般,在报纸上大肆抨击陈庆宇,说陈庆宇明明抢了首富的点子,赚了钱却还没有一点自知之明。 还有人拿着陈庆宇的姓来说事,说什么自家才是陈姓正统,为陈家有陈庆宇这样的后代而丢脸,还要亲自去给首富道歉。 此时再看这些报道,简直可笑之极。 小陈老板手中的这几个项目既可圈可点,又切实解决了几千名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未来还会持续加大投入,仅他一人,就解决了上万工人的就业问题。 那位首富大人在做什么? 他除了在报纸上吹吹牛,炒作炒作热度,弄一点蹭热度的江湖手段,炒作泡沫之外,对社会有什么切实贡献吗? 的确。 他做了一点成绩,但对比他拿到的利润来说,这点成绩简直九牛一毛,而且他还给社会引领了一个很坏的榜样。 只要在媒体上吹牛开空头支票,就可以捞钱。 老柳默默的看着陈庆宇,心中越发感慨。 他早年是调查社会不公的社会办记者,曾几次亲身冒险,深入敌巢,解救了不知道多少家庭。 后来因为受伤,被迫转到都市经济报养老。 魔都的经济新闻,看似很热闹,但老柳却一直看不上这个圈子。 在他看来,这圈子里的毒瘤太多,绝大部分都把功劳归咎于自己一人身上,根本没有考虑到时代和社会的帮助。 谈功劳时都是自己的,谈分配时好处也都是自己的,工人怎么活,他们不关心。 这位小陈老板不同。 “小陈老板,我换个问题,曼妮百货的工资多少钱,您方便透露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