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多店同时开业,营销费用也是一笔巨额投入,至于商品生产,反倒不怎么担心。 随着曼妮百货站稳脚跟,各个合作工厂也终于放心下来,开始拓展生产线,扩大生产。 就比如老罗家的饮料工厂,短短半个月的时间,生产线扩张了两倍,而这还是因为生产机器不太熟练的关系,只要再给他们一个月,各项产品甚至能再增加五倍的产能。 “你刚刚不是挺大胆的吗?现在怎么又害怕了?” 陈庆宇敲了敲桌子,冷冷的看着魏成峰。 “我之前就跟你说过,不要一听到外资,就把他们想的不可战胜,沃尔码后面的资本的确很有钱,但放在国内的资源并不比咱们多。 而且,他们有靠山,我就没有吗? 曼妮派送和曼妮时装都开始盈利了,这两个项目短时间内不可能拓展,几个亿的账面资金没处花,你怕什么?” “曼妮百货比他们的名气小吗,沃尔码的门店开业,会引来全国报纸蜂拥采访吗,还是沃尔码一来,会导致外滩人流量暴增1.5倍?” 陈庆宇说的最后两个,都是曼妮百货引起的。 根据街道处的反馈,曼妮百货开业的这段时间,步行街上的店面多开了50家,人流量增加了1.5倍,新开通的公共巴士多了35趟,还有来外滩消费的人群占比,也多了许多。 街道处的统计太过笼统,陈庆宇自然不敢全听全信,但至少通过这些采访证明了一件事。 曼妮百货,的确造成了步行街的热闹景象,而且全国报纸采访的热潮还没有过去,从半个月前到现在,专门采访曼妮百货的报业多达上百家。 而报道了曼妮百货热闹景象的报纸和媒体,更是多达几百家。 有些媒体记者,甚至是从几千公里之外赶来的。 陈庆宇听到对方自报名头的时候,险些以为听错了。 要知道,96年虽然开通了很多航班,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地区而言,出差还是要坐绿皮火车。 这只采访小队,显然就是这样来的。 他们一路坐了将近40个小时的火车,其中两人还是硬座,几个同伴来回倒替去卧铺睡觉,花了40个小时专门采访陈庆宇,哪怕陈庆宇没有时间,也要挤出时间来和对方采访。 采访过后,他还专门给这些人订好酒店和食宿,临走之时,又让老陈给他们换成了软卧。 魏成峰被陈庆宇臭骂了一顿,心态反而放平了。 魏成峰就是典型的贱骨头,明明自己有想法,但是又没有足够的自信,尤其是听说外资竞争,总是会下意识把对方想的强大无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