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老板,您说了这么多,其实有用的话只有一句,您的工厂唯一的优势就是占地面积大,而除此之外,无论是生产线还是员工都不怎么样。” “你自己瞧瞧你的生产线,设备都落灰了,也没人打扫,您如果真是爱工厂的人,就算拿不出钱,至少表面文章得做一做。” “随身听没什么技术含量,起码你们的随身听没什么技术含量,员工更不难找,至于所谓的销路,你们不过就是靠着低价策略和销售返点城镇市场。 别人只要肯卖低价,你们的货立刻就没有优势了。” “还有你说的周边县城,县城才有多少消费者? 大家的确买不起电视,但收音机早就家家户户都有了,有多少县城年轻人,舍得花几百块钱,专门买你们飞龙电子厂的随身听?” 涉及到商业收购,陈庆宇自然不会留情。 在飞龙老板嘴里,自家的电子厂有各种各样的优势,甚至连所谓的品牌忠诚度,都敢拿出来说。 如果陈庆宇真是个不学无术的小青年,的确有可能被这位老板的话术给骗了。 但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陈庆宇都很了解社会现状。 飞龙老板开价的2000万,如果只买一家随身听工厂,绝对不值。 要知道,随身听进入国内20年,最高端的技术虽然没有,但是整体行业已经非常成熟了。 放眼全国各地,都有成熟的随身听品牌,如果只是为了要一家工厂,去小地方投个两三百万,就能拿下一座。 买一下小工厂,再花点钱购买授权,最后随便找一个地价便宜的地方建厂,招收一批老工人,一个新品牌就做起来了。 当然,这种小品牌肯定没有什么前景,因为技术都是老的不能再老的卡带式。 如果做类似索尼的MD随身听,因为更换了读取方式,就不能再找小品牌,而是要找步步高等全国知名的大品牌合作。 单单是这样还不够,因为即便是大品牌,许多技术也是买的国外授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