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庆宇特地选了一个早晨,而不是等到10点,就是想看看员工们能不能来全。 电子厂的上班时间是连轴转,机器休,人才休,机器不休,工人就连轴转。 这不是陈庆宇能决定的事情,而是电子厂的性质就是这样。 陈庆宇可以增加计件工的单价,但是却不能改变这种运转方式,否则就是把飞龙电子厂往死里逼。 曼妮百货形成了品牌效应,但是对于高新电子厂而言,陈庆宇简直是个门外汉中的门外汉,没有资格去树立自己的规矩,也没有那个资本。 工厂之中,员工们已经开始开工了,随着刘老板的一声令下,寂静的工厂,瞬间变得嘈杂无比。 两条生产线全速运转,按照两班倒的效率进行。 按照生产线的效率,一个月有大概5万台到7万台的产量。 这个数量,对比日用百货来说简直低到可怕,但是对于随身听工厂而言,全速生产一个月,几乎卖半年都卖不完。 休半年,直到这批货卖完才敢生产下一批,否则生产的越多,亏损的越多,再加上员工薪水,只会把自己拖垮。 谁都知道,随身听这个行业还有潜力可以挖,但是自己负责的一亩三分地上,潜力就这么点,挖掘市场需要成本,而没有一个随身听工厂,能负担得起这种成本。 至于步步高这种大集团,因为打开了教育市场,反而不能放在随身听这个圈子里看待。 全世界都是如此。 教育市场,是一个非常另类的市场,哪怕再穷的父母,一旦涉及到孩子的学习问题,都会变得大方无比。 倾家荡产也要买学区房,哪怕自己穷的吃糠咽菜,也要给孩子报学习班。 而步步高等大公司,早早就看到了这个苗头,将随身听和教育磁带挂钩。 其他随身听工厂,也看到了这个市场,但有市场并不一定能挤进去。 飞龙电子厂除了销量不太好之外,其他状况都还不错。 陈庆宇看了半个时辰,发现这批员工都很老练,而且手很干净。 因为想今天就签合同,所以刘老板早就准备好了各项资料。 随身听这个行业他已经受够了,只想赶紧把这个包袱给扔掉。 “刘老板工厂的状况很好,如果你没什么意见,咱们现在签合同?” “陈先生,我就等着您这句话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