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随身听是以磁带和CD作为媒介,我们直接抛弃这种媒介,转而使用内存来当做音频播放媒介。” 陈庆宇想了想,尽可能的说的直白。 “具体怎么操作,是技术方面的难题,你和相关团队想办法,我只给你说一说我的思路。” “你可以把mp3当做一个微型的电脑,但这个电脑只有播放音乐的功能,我们阉割其他方面,只保留播放功能。” 陈庆宇其实对于MP3的模式也不太了解,毕竟他当年使用MP3的时候,也仅仅是作为一个使用者,而不是研发人员。 但即便如此,陈庆宇所提供的这些思路,依旧是突破性的。 要知道,此时的MP3,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案,但终究还没有形成商业方案。 毫不客气的说,陈庆宇就是mp3的创始人。 或许是因为想的太入神,张志东竟然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直到陈庆宇敲了敲桌子,他这才终于回过神。 “老板,您不应该做商业,应该去搞电子研发,您的构想也太大胆了。” 张志东呆呆的看着陈庆宇,不敢置信的说道。 此时的电子设备,即便是笔记本也是一个大方壳子,至少五六斤沉。 陈庆宇说做播放器的时候,张志东下意识还觉得,这个东西和随身听区别不大,直到陈庆宇把相关思路说的足够通俗,他这才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陈庆宇想做的随身播放器,竟然是一个只有手指大小的小东西。 随身听为什么体积如此之大? 道理很简单,因为受到磁带和CD的大小限制,随身听不能变小。 市面上主流的磁带和CD,都是一个大小,即便做出尺寸很小的随身听,用户也多半不会认可。 所以只要说到随身听,大家想到的,就是如同手掌大小的小方壳。 大小没办法缩减到极致,就无法体现出优势。 张志东不是什么音乐发烧友,对随身听的印象,既不方便也不爱好,在他看来只有最近推出的md随身听,才勉强有几分小巧的样子。 但md随身听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价格昂贵,而且唱片非常贵。 机器本身就昂贵,再加上听歌的后续费用,很多人根本就买不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