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陈庆宇不是业内人员,所以对于MP3的各项成本,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概念,并没有直接算过。 经张志东一说,陈庆宇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在国产存储爆发之前,储存的价格非常贵。 “老板,一首压缩后的歌曲,至少也要占用两M左右,随身听的磁带一般有10首歌的空间,但国产的磁带普遍更大一些,往往有20首歌左右。 所以,咱们的内存至少要有64M,一次性能存30首歌,宣传的时候才能形成技术优势。”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闪存卡的系统占用,64M的闪存卡,能够用来存储的空间大概只有58M左右,如果是2M一首歌,可以存储29首,如果是3M一首歌,甚至只能存19首。” “咱们不算其他成本,仅仅只是64M的闪存卡,拿货价格就在500元左右。 如果在算上损坏和一部分额外冗余,其整体成本应该接近600元左右,就算咱们是大客户,也不可能低于450元。” 张志东因为是电子公司的人,所以对这些资料非常熟悉,而陈庆宇听说了这些价格之后,却不由目瞪口呆。 他猜到这时期的内存卡非常贵,但是却没想到这么贵。 一个64M的小内存卡,竟然超过500元。 直到此时,陈庆宇才总算意识到一件事,张志东为什么担忧成本无法覆盖,原因竟然在这里! 成本太高了。 陈庆宇从那个电子产品爆发的年代回来,早就习惯了那个年代的内存大小。 64M? 就算是64G,都已经快逐渐退出手机市场了。 要知道,仅仅只是一个聊天工具,系统占用就有可能超过50个G! 再随便加上一点其他程序和系统占用,连128G的手机内存都已经有些不够用,市面上的主流款式,更是从256G变成了512G,甚至是一个T! 然而此时,市面上主流的电脑,是486电脑,硬盘能达到一个G的都很少。 而作为高端带名词的586电脑,只有顶配才有可能达到4个G的硬盘。 而作为MP3的内存类型,和硬盘有些微差别,使用的是闪存技术。 闪存卡的芯片非常小,在如此狭窄的空间中,定制64M的容量,能做到这项技术的公司非常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