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虎头奔,大路虎?-《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第(1/3)页

    既然决定买车,陈庆宇就没打算只买一辆。

    无论是曼妮百货,还是曼妮派送,都需要更新配置一批车辆。

    曼妮百货和曼妮派送,越来越显眼,不但被媒体注意,连官方也频频提及,如果在和小作坊一样随意出行,难免会有损企业形象。

    以前,陈庆宇没钱做生意,总是拆东墙补西墙,自然能省则省,而现在,却不能如此随意了。

    而且,通过老陈的感受,陈庆宇也意识到了一点,车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这么简单。

    百货和派送的专职司机非常辛苦,选择一个较为宽敞的车辆,能让他们更舒服一些,甚至可以找个空档,在车上午休。

    90年代的车辆,非常贵。

    即便连魏成峰这种混到了商超中高层位置的人,都得花一年薪水,才能买得起一辆桑塔纳。

    如果算上生活开销,魏成峰这个做到了商超采购部经理的成功人士,攒一年钱,甚至只能买一辆夏利。

    对比二三十年之后,这简直令人惊掉下巴。

    夏利和奥拓,堪称诗汽车的经典之作,这两个车型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堪称是最便宜的车辆,能够让无车一族开上车,享受到汽车时代的便利。

    然而就算是再尊重汽车文化的人也得承认,如果一个人混到社会中层,一年的薪水竟然只能买得起一辆夏利时,这个人一定很值得同情。

    魏成峰也喜欢车,但是在外面混了十几年,却没有买过一辆。

    在陈庆宇的团队中,唯一实现了车辆自由的,只有徐兴华一个人。

    徐兴华能在90年代就留学常青藤,固然是因为自身天赋出众,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他拥有一个好家庭。

    父亲是国内最早一批下海创业的潮流者,母亲是国内第一批教培出生的钢琴艺术家。

    为了保证徐兴华的行车安全,家人直接给他购置了一辆进口的沃尔沃。

    这时期的沃尔沃,甚至比奥迪更贵,因为此时的沃尔沃,还没有正式进入国内,生产每一辆都是纯进口,不但手续麻烦,维护同样也更贵。

    第二天上午,陈庆宇和老陈一边吃着饭,一边讨论着具体买什么车。

    按照老陈的说法,仅仅是陈庆宇自己的专属座驾,就得至少准备三辆。

    三辆车,分别应对不同场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