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三天之后,感觉时机差不多了,李泽凯重新邀请陈庆宇谈合作。 “陈先生,咱们两个一见如故,这份合作绝对有搞头,你手下的几个业务发展迅速,也需要寻找海外助理,不如咱们各退一步,你觉得怎么样?” 李泽凯笑呵呵的说道,重新拿出了一份文件。 在这份文件之中,李泽凯仍旧是出资两亿,但是却多了一个附加条款。 作为合作的下一步,他希望陈庆宇能够开放股权,他购买曼妮集团10%的股份,而作为报酬,他能够给陈庆宇提供海外助力,还能够给陈庆宇提供一笔新的资金。 “李先生,你说的天花乱坠,但我看到的却是你在故意兜圈子。” “我这颗卫星价值8亿,你却直接砍掉了6亿,第一步你都没有诚意,如何让我相信接下来?” 画大饼对其他人有用,但是陈庆宇却绝对会上当。 况且他本来就不穷,又怎会接受李泽凯的大饼呢? “还有,通讯业务的确很有前景,但投入却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有钱还不行,还需要很多专业人员。” “我承认港城很发达,但港城在发达,也只是针对金融层,通讯方面的人才从哪里来?” 不是陈庆宇瞧不起港城,而是任何生意都不是无水之源。 港城现在的通讯业务,更多是集中在本土,否则也不会找不到一家海外投资商。 李泽凯想开展海外通信业务,这自然没有问题,但李泽凯不能空口白牙的随便一说。 他需要自己培训,还需要找海外合作人。 中原电讯能做起来,是因为中原电信是国企。 李泽凯的百亿身家,甚至有一大部分都是泡沫,他凭什么做起来? 要知道,财富膨胀到一个数字,即便有真金白银在手,也只不过是泡沫而已。 李泽凯根本没有做海外业务的资格。 所以,李泽凯也不知道怎么回答陈庆宇。 这才是最让他头疼的一件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