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和陈庆宇交流,陈庆宇不贪图他背后的势力,只是单纯和他一个人合作。 这才是他最欣赏陈庆宇的一点。 “老魏,你别愣着了,把我给李少准备的MP3拿出来,让李少瞅瞅咱们的新产品。” 一番寒暄之后,陈庆宇总算是拿出了正主。 “李少,这就是我们家的新产品,由老板独立构思,独自研发的音乐播放器。” 李泽凯接过MP3,顿时觉得眼睛一亮。 很多人的眼中,李氏家族靠着房地产发家,这样的家族普遍更加传统,对于新兴的电子行业不怎么重视,更不会有太多研究。 这不能说有错,但至少认知不全面。 李氏家族有很多产业,早是依靠塑料花发家,后来逐渐转变到了房地产。 而就算是做房地产,李氏家族也和其他家族不太一样。 几十上百年的房地产兴旺,让港城人甚至港城资本,都形成了一种下意识的思维,只要是做房产就只升不降,只不过是升的快,升的慢而已。 既然只升不降,就算压上全部身家也无所谓,反正升值的再慢,也肯定能跑赢通胀。 所以只要是港城人,都知道做房地产能发家,但凡能入行的,都会砸进全部资产。 而在这种背景下,能够保持理智,甚至抵御住利润诱惑的家族,就显得少之又少,而李氏家族却是其中之一。 长和地产之所以能够在金融危机中崛起,不是因为他们洞悉了某种未卜先知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自家的战略规划。 长和地产只投资有限的地产,只承受可以亏损的部分,超出自己能力范畴外的部分,他们坚决不拿。 李超人早就意识到了一点,没有永恒不变的行业,也没有只升不降的产业。 港城的房地产,已然成为了一个毒瘤,早晚会引爆。 所以长和地产很早就改变了策略,一般的港城地产公司,都是屯居房子盖楼买卖,而长和地产不同,他们买了之后,大都选择租赁。 这么做的好处,是房产握在手里仍旧能够升值,而且还能享受租金。 但坏处也很明显,房子砸在手里,就没办法快速回笼资金,而一般的商业地产公司拿到楼盘之后,会立刻将其投入到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折换资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