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奇葩的岛国效率!-《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第(2/3)页

    “既然如此,你来我这里一趟,这个项目由你亲自跟进,推荐多少人由你说了算,我这边的事情太多,没时间处理这些小事。”

    魏成峰一边翻阅着文件,一边说道,直接把整个项目,都送给了郑一健。

    郑一健再次感到了一阵震撼。

    不愧是陈先生看中的人,果然是大手笔。

    陈庆宇离开港城之前,和李泽凯敲定了一揽子宣传计划,而这些计划都需要魏成峰拍板,甚至考察。

    但他就算有分身之术,也不可能一个人管这么多事情。

    他也没有办法,初来乍到,他不可能把项目丢给李泽凯的人,只能从手头的名单中找人。

    比起其他人而言,陈庆宇亲自考察过的郑一健,显然更靠谱一点。

    给谁都不放心,与其这样,还不如把机会留给郑一健。

    他相信陈庆宇的眼光,既然陈庆宇亲自签约郑一健,说明他很有天赋,就算这几部电影拍砸了,也没有关系,权当是给郑一健交学费了。

    除了电影之外,还有歌手方面的事情。

    在这方面,魏成峰之前在澳城时,就认识几个小歌手,虽然也不算什么很有名气的歌手,但至少能够应付业务。

    歌曲发售之后,不会走传统的线下唱片渠道,而是会直接录入到曼妮集团的电子版权库。

    从今往后,歌曲又多了一条渠道。

    以前的歌手发布歌曲,普遍看线下销量,而从今往后,线上渠道的下载量,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陈庆宇非常重视线上渠道,从各大音乐公司买下了一部分版权之后,有大概10年的有效期。

    在这10年中,他打算培养出一批自己的线上音乐歌手。

    下载量高的这批歌手,每年都有巡演和线下签售的活动。

    走线上渠道有两个好处,最直观的就是成本降低。

    以前的线下歌手,会占用大量资源,哪怕是老牌的唱片公司,推出一个新歌手,也需要花费很多资源。

    而线上渠道就不同了,大浪淘沙,无数人发布新歌,只要找个录音室,就可以搞一首自己的原唱歌曲,然后放到线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