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MP3已经发售了一个月,卖出了快80万套,口碑已经打出去了,人传人的销售策略,肯定会带动线下的销量暴增。 如果所尼打不出差异化,或者价格优势,就算抢着推出了MP3,也没什么威胁。 魏成峰将所有指令都记下,心里还是有一些不踏实。 “老板,所尼的名头太大,虽说全球市场不是他们的主场,但就算在米国和港城本土,想打赢这场官司依旧不容易。” “他们的想法和你一样,否则怎么会都不知会一声,就敢直接仿照我的技术?” 陈庆宇冷声说道: “他们觉得我好欺负,所以才没把我放在眼里,但他们千算万算恐怕也想不到,这里面还有IBM的事情! 我们的专利技术,是委托IBM研发的,IBM拿了咱们4000万,就得负责到底!” “你可以和IBM谈判,甚至可以适当交出一部分专利授权费,总之无论如何,一定要跟所尼硬扛到底!” 陈庆宇重重的一拍桌子,不再给魏成峰说话的时间,给这次事件定了性。 如果他记得没错,此时的所尼日子也不好过。 所尼的摊子铺的太大,各地都有自己的分公司,国际企业的名头看似大的吓人,但是因为岛国已经深陷经济危机的漩涡之中,也拿不出多少余力。 最关键的是,随身听市场的不景气,已经让所尼逐渐放弃了这项业务。 Mp 3重新引爆随身听市场,重新引起所尼的兴趣,但就算是改变路线,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可能马上转舵方向。 大公司的通病就是这样,就连国内的企业,都避免不了这个通病,更何况是岛国。 二三十年之后,在内地十几亿人的市场中卷出来的内地企业,论效率论产量,足以吊打世界上任何一个相关企业。 但就算是这样,涉及到具体项目的转换风向,也至少要以年为单位。 开发一个项目,说转弯就能转弯? 一个月就能推出产品,顺便还能搞定上下游利益链,这不是在做事,而是在讲科幻小说里的荒诞剧情。 拜托,一整条产业上的利益多足牛毛,新开发项目就算利益再大,怎么调和老项目的利益分配? 公司大部门大,想插手利益的人就越复杂,根本不是某一两个人拍板,就能搞定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