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时的张远道看起来,饱经风霜,仿若真有天大的冤情一般。 通倭? 听完了张远道的诉说,夏云直接判断出了事情的重点。 据他所知,江淮省福建沿海一带,的确不乏东洋倭寇的身影。 而在大梁朝,通倭乃是诛九族的大罪。 一旦被扣上了这个罪名,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你从何处来?” 忽然,夏云又意识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张远道既然已经被巡抚衙门判了通倭的罪名,那他现在理应被关在巡抚衙门的地牢里。 怎么会突然跑到他知府衙门来? “回禀大人,下官是在怀安县被巡抚衙门派去的人当场定罪的,昨夜被押送至江宁,途中又遇到一伙贼抢劫,下官方才趁乱逃脱。” “途中又从城外流民口中得知,江宁新任知府大人到任,故此冒死前来,还请大人明察下官冤案!” 张远道回应道。 闻言,夏云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他已然意识到了这个案子的不同寻常。 从张远道的描述来看,此案确乎疑点重重。 作为江淮省官场的一名县令,即便张远道真有通倭情事,也应由江淮省各级衙门严加查办,方可定罪。 怎么会只由巡抚衙门派人到怀安县,直接就把人的罪名给定死了? 这未免太过儿戏。 而且押运过程中,又怎么会被盗匪抢劫,放走了张远道这样的通倭重犯? 对方还莫名其妙的跑到了知府衙门来! 一向危机意识颇高的夏云,从这种种事件当中,嗅到了一股危险的气味。 “传令,立即将张远道收押监管,没有本知府的同意,任何人不得私下会见张远道!” 思索之余,夏云沉声开口下令。 事情既然落到了知府衙门透视,他便已经没有了退路。 倘若他不理会此事,一旦张远道真有通倭情事,而他又将张远道给放了。 保不齐这江淮省官场上,就会有人参他一个私放通倭罪犯的罪名! 到那时,就算他是女帝亲自派来的,对方十有八九也会把他推出去当做替罪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