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致富,先修路。 在这个时代,纵然是杭州城这样的富庶城池,城中道路也多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 “修路所需的建筑材料怎么办?” 徐婉儿继续追问。 “修路所需建筑材料,全部由代县供应,修书一封,命秦天业负责此事。” 夏云回应道。 此前在建设代县的时候,夏云便已经创建了水泥厂和沥青厂,原料完全不缺。 “杭州城有主干道路八条,支路三十六条,加上整个城池的地下排污系统,根据计算,大概需要施工人员一万三千人左右,施工局剩下的劳动力如何安排?” 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徐婉儿脑海当中已经完成了一轮计算。 闻言,夏云陷入了片刻的思索。 “施工局同时开建盐仓十二座,粮仓十二座,其余劳动力随时待命,以备不时之需。” 夏云给出了回答。 人数越多,越方便整个杭州的改建速度,他完全不担心摊子铺太大带来的潜在危险。 “浣衣织布局如何安排?” 在记下了关于施工局的安排后,徐婉儿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此前在代县的时候,她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浣衣织布局首要的任务,是为施工局提供后勤保障工作,至于以后的任务,容本府慢慢安排。” 夏云的声音不疾不徐,俨然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有关浣衣织布局的安排,他脑海中早就有了一个更加大胆的产业安排。 只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至少得等杭州基建基本完成以后,才能实施计划。 “大人英明。” 一系列问题得到了回应,徐婉儿对夏云的崇拜,不知不觉间增加了不少。 当天下午,知府衙门再次贴出了告示。 宣布杭州施工局和浣衣织布局同时成立,由徐婉儿同时担任局长。 不过这样的安排,很快在杭州城内引起了一片议论。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徐婉儿的女儿身份。 这毕竟是一个重男轻女的时代。 让一个女人统领数万男人,在外界看来,多少有些不伦不类。 好在知府衙门内,没有任何人被外界的议论所影响。 与此同时,两封书信被直接送往了代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