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恶性循环,大汉第二帝国?-《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


    第(2/3)页

    高阳话锋一转,将雕版印刷在大汉未能出现的原因给他解释了个清楚。

    读书认字得需要上升通道来作为回报,而以读书作为条件的上升通道,又需要一定数量的读书人才能落实。

    恰巧这两个大汉都不具备,也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即贵族地主掌握知识导致朝廷官员基本都是从这些人里选,而这些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排斥底层出身的官员。

    这些人占据着朝堂,知识就愈发往他们身上集中,也就愈发挤压底层的上升通道。

    而读书认字却不能施展抱负,就变成了知道的越多就越痛苦。

    若想打破这种局面,唯有通过时间的积累才行!

    当然,肉体消灭的话也不失为一种捷径...

    “朕也曾下旨广纳天下有才之士,不过并不是惯例,高阳所说的应该是长期且大规模的吸纳人才。”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

    刘彻拖着下巴沉思道,以他现在对大汉的掌控程度来看,如果要推行的话,王公贵族和那些地主豪强的反对并不是个问题。

    主要是没有硬性条件,也就是便宜耐用的纸张和效率更高的印刷术。

    但现在高阳说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要说他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

    当然,倒不是为了制衡什么朝堂,在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他这个大汉皇帝,就已经成了上天在人间的化身,真正的天命之子。

    “军中缺少出谋划策,整理军务的人才,朝中同样缺乏。”

    “要是高阳说的能够成真,朕从此以后将不再无人可用!”

    想到了这一环,刘彻心情舒畅起来。

    “陛下,此举于大汉有百利而无一害!”

    卫青亦是心有所动,要知道他可是在平阳公主府上做过骑兵奴的,究其原因就是目不识丁。

    正是因此,来到长安之后,虽然已经十几岁了,但卫青不曾气馁,每日奋发图强阅读书籍。

    否则卫青也不会被刘彻委以重任,甚至做到了大将军的位子上!

    “呵呵,你怎么就敢肯定高阳能够做到这些?”

    “陛下,高阳既然能知晓未来之事,又岂能以常人论之?臣不敢妄言。”

    刘彻满意的点着头,高阳的事情确实不能以常理推断,要不然的话,那他刘彻岂不是成了笑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