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嗡——! 霍去病当场就傻眼了,什么情况?从人口过多说到防止硕鼠,现在竟然还能串回去? 一阵大脑风暴后,霍去病搓着小手无比兴奋的说道:“先生真是神机妙算!” “若是按照先生所说这么干的话,那帮地主豪强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高阳看着他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有些无语。 这小子貌似还没想到,但凡是稍微大点的地主豪强都跟王公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说委婉点,地主豪强就是上面的白手套,说直白点,甚至许多时候压根就是这些贵族直接下场盘踞地方! 只不过汉武帝时期这些问题还不太严重,也没浮出水面。 要知道科举制和印刷术这两者出现后,世家门阀就走到了末路。 取而代之的则是相较门阀世家更加弱小和松散的士绅联盟。 当然,就算大汉真的改革了察举制,离贵族衰亡也有很长一段时间。 暗室里,刘彻闭目听着孔道里传来的声音,嘴角勾起一抹弧线。 好你个高阳,这都能让你串起来? 朕当真是低估了他! “此子心思竟如此缜密,一环套一环,说的好。” “察举制、工业、人口,这三者成掎角之势,一事不成,三事皆败。” 刘彻转过头来面向郑当时和张骞,面含笑意的说道:“高阳这是给朕出了个大难题。” “陛下,这其中任何一件事都不是能够轻易完成的,何况三件?” 郑当时脸上挂满无奈之色,诚然,高阳描述的前景很让人心动,但他十分清楚,这三件事每一件都会触动不知多少人的利益。 就算是刘彻这样的皇帝,也难以办成。 要知道当年对诸侯王推恩,都前前后后耗费了几十年时间方才完成,中间还激起了一次七国之乱。 真要照高阳说的这么干了,大汉怕是要当场暴毙! 张骞也默默点头,他走遍大江南北见多识广,深知这种改革有多么不易。 一个不慎,就会遭到反噬。 “朕当然知道,莫说眼下正要和匈奴大开战端,国内不能出乱子,就是天下太平的时候,也不能这般急躁。” 刘彻摆摆手,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朕是为高阳的见地感到高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