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纺织业作为一种较为低端的产业,是很容易上手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纺织业是谁都能干的,它得具备几个先决条件。 充足且廉价的人口、需求庞大的市场,以及较为先进的设备。 人口和市场大汉不缺,关键就在设备上了。 “按理说长安的百姓这么多,再加上整个关中和关东的人口,足以支撑起一个像样的纺织业了。” “长安坊市里的作坊倒还勉强有些工业的影子,可惜规模太小,大部分还是家庭作坊亦或是家族内部自给自足。” 高阳回忆着原身的记忆,说道:“应该是因为原材料供应有限,还有百姓消费能力不高的原因。” 霍去病举起了手,这个我会。 “关中和关东的土地多种粮食,种桑养蚕种麻的很少。” “除了长安洛阳邯郸这几个大城之外,其他地方根本没有多少人买锦罗绸缎这些。” 霍去病想起卫青还有卫子夫曾跟自己说过他们在平阳公主府上做事的经历,即使是平阳公主府上的仆人,也多是穿麻衣的。 那就更别提广大的普通百姓了。 “大部分百姓还是穷,而且狗皇帝还有法令限制他们穿衣。” 高阳沉吟片刻,以大汉的现状,拥有一定消费能力的除了王公贵族这一小撮人之外,就剩下关中和关东的一些城市了。 “那就优先发掘出那些大城里的消费人群,狗皇帝不是缺钱吗?大可以在爵位上附带可以穿绫罗绸缎的权力。” “这样不仅能卖上更高的价钱,还能激发他们消费。” 说到这里,高阳话锋一转:“北方种桑养蚕种麻的少,正好在荆州扬州大范围种植,你看吧,总之无论如何,荆州扬州都是要开发的。” “现在大汉北方还有犀牛大象,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但以后就不同了。” “倘若北方转冷再叠加干旱,没开发的南方和开发过后的南方,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霍去病瞪大了双眼,先生还会观察天象? “这两个地方一旦完全开发,甚至可以供给天下口粮。” 高阳说的很有底气,江东平原和湖广平原先后都被冠过“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 究其原因便是充足的水源以及便利的交通,大汉的情况是,北方需要面对外来敌人的威胁,而且很容易受到冷空气的侵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