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阳见状冲他说道:“农业自然是国家根本,可人总不能光吃饭不是?” “管仲说这话的时候,天下农具多为铜制,不耐磨损容易变形,而且当时天下各国伐交频频,粮食自然珍贵。” “而大汉已经广泛使用铁制农具了,天下又太平许久,纵使遭遇灾年,也能迅速赈济。” “我知道你肯定要说今时不同往日,大汉人口多了而土地增加的却没那么多。” “正是因此才更需要让一部分人进入城市,以缓解人多地少的问题,同时城市人口增加所带动的需求还能惠及周围百姓。” “这样做,上可利国家,使税收增加,方便管理,下可利百姓,让他们多个出路,多些收入,生活不再那么紧张。” “你不会以为,造纸之术改进过后,百姓就能买的起书了吧?那他们也得有钱才行。” 高阳坐在霍去病面前侃侃而谈,手工业发展势必会侵害到一部分农民的利益,因为有工农剪刀差的存在。 就算是当年的带英有殖民地可以吸血,国内的农民也是大批大批的失去土地,然后被迫走进城市里成为工人,亦或是坐上船漂洋过海去建设殖民地。 大汉要发展手工业当然也无法避免这些。 “而且这么做还有一个隐形的好处。” “隐形的好处?” 霍去病闻言呼吸急促起来,还有好处? “没错,贵族以及地主豪强的根本就是人,大量的农村人口在他们的掌控之下,收取粮食、传达政令、征召士兵,都需要经过他们。” “因此贵族和地主豪强才会对朝廷产生很大的威胁,但如果将更多的人口集中到城市,他们的实力就被削弱了。” 高阳眼神犀利的说道:“这不同于用刀剑逼迫,也比狗皇帝的迁茂陵令更加的无懈可击。” “狗皇帝的权威在城市远比在乡村更有用,城市人口多,赋税多,管理也比乡村容易,你说人口是在城市好还是在乡村好?” 霍去病不说话了,他没想到这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之深的谋算。 怪不得先生说是釜底抽薪呢,原来秘密在这儿啊! “嘶——!” 暗室里的刘彻听的心情跌宕起伏,一口凉气吸入,整个人都不淡定了。 “郑卿,高阳此话可为治国计否?” 刘彻向郑当时问道,然而郑当时也正处于懵逼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