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秦制半两钱的粗糙和分发到各地的铸币权是个非常明显的顽疾,此事早在他登基之前就有所关注了。 所以在他刚登基的那一年,也就是建元元年便推出了三铢钱,旨在恢复钱币名义价值与法定重量相一致。 只不过因为当时的大汉存在着大量的半两钱流通,所以这三铢钱被定为与半两钱等价使用,于是就导致了盗铸盛行。 三铢钱由此一蹶不振,建元五年就被废除,重新使用了半两钱。 “时至今日,半两钱已经重新用了二十年了,日后用钱的地方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刘彻捋着胡须说道:“另铸新钱确实迫在眉睫,而且这次得双管齐下,另铸新钱的同时还要把各地的铸币权收回。” “否则新钱的命运必定与三铢钱一样,根本实行不了几年!” 郑当时闻言心头一颤,刘彻要铸新钱固然是件好事,问题在于三铢钱的例子在前,三铢钱无法推行开来不单单是因为别的什么时候未到,更有许多王侯公卿涉及其中。 这里面的利益牵扯极大,再铸新钱的话... 想到这里,郑当时扭头看了一眼张汤。 只见张汤一脸的兴奋,显然也是察觉到了这一层,为即将到来的业绩摩拳擦掌。 “新钱当然要铸,一来能规范大汉国内混乱的币制,让赋税收取变得更加简单。” “二来嘛,秦制半两钱还是粗糙了些,在大汉用用还行,若是到了西域,就得跟安息帝国乃至是罗马的钱币对比了。” 高阳靠着梨树,一字一句的说道:“要想让大汉的新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新钱的重量、细节、分量,都必须统一,不能有太大的误差。” “只要口碑立起来,别人自然会用这种不用费心辨别,具有含金量的钱币。” 霍去病听的云里雾里,忍不住问道:“铸造新钱方便收税这个我懂,可是为什么要让蛮夷也用咱们的钱?” “大汉的铜矿本就不多,文帝景帝的时候几年甚至十年才需要铸一批新钱,现在几乎隔两年就要铸钱。” “那些铜钱要是拿来打造武器的话,说不定现在匈奴都被赶到漠北了!” 高阳扶着额头,有些头疼。 该怎么跟这小子解释本国货币国际化的好处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