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长安,大农令官署。 时值九月,秋风寂寥寒意渐浓。 大汉天子、大将军、丞相等人今日齐聚于此。 不为别的,海外金山项目的启动资金已经全部到位,除了国库象征性的投入了一笔钱之外,剩下都是满朝公卿以及各地诸侯王和列侯、关内侯的投资。 说是投资,但这些人压根没指望着自己的钱还能回得来。 “陛下,朝廷前些日子的命令下去之后,齐地善于泛海之人皆踊跃参与。” “现在已有十几艘巨舰准备妥当,人手也安排妥当。” 大农令郑当时一边把帛书摊开给刘彻等人看,一边说道:“只等北风强盛之时,即可出发寻找海外金山了。” 刘彻扫了两眼帛书,微微颔首表示满意。 “具体时间呢?” “按照往年规律,少则三五日,多则十余日就能出发。” “卫氏朝鲜那边的使者回来,说从齐地出发三五日即可抵达朝鲜,这么算的话,至多一个月时间舰队就能到达高阳所说的地方。” 刘彻转过头来说道:“总之开春之前这事儿一定有眉目,无论是成是败。” 卫青点了点头,海外金山一旦寻到,国库的窘迫就能缓解。 所以此事也与他这个大将军息息相关。 “除此之外还有占城稻...” 一说起这个,刘彻有些尴尬,人家张骞才从西域回来两年,就又被自己派去南越了。 尽管南越是大汉的属国而且距离也不远,但这么干多多少少是有些不近人情。 “张大夫此去,约莫年前能够回来,朕别的倒不担心,就怕张大夫适应不了岭南的瘴气。” 刘彻叹了一声,他已经打定了主意,等张骞回来之后就在长安先教出来一批合格的使者,至于出使之事以后再说。 毕竟像张骞这样忠心耿耿能力出众的打工人可不好找,这份衣钵精神总得传承下去不是? “陛下请看,这段日子臣下根据高阳所说,对荆扬二州的情况详细排查了一番。” “这就是最后总结出来的二州垦殖之计!” 郑当时反手又拿出几捧帛书,这些都是他带着大农令的官吏辛苦整理出来的。 根据刘彻的需求进行删删改改,有时候还要多部门联合办公,请来少府、大鸿胪的人一起分析。 看着这一堆帛书,刘彻的脸上一阵欣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