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没有配乐的猫和老鼠,就是没有油花的狮子头,没有花椒的麻婆豆腐,没有新鲜肉的火锅牛肉。 要说能吃吧,那勉强也能吃,但就是不对味。 猫和老鼠的制作,是沿袭默片时代的制作习惯,没有台词,大量使用配乐来表达情绪。 相比有声时代配乐衬托情绪,强依赖配乐的默片时代对于音乐的需求更高。 最常见的方案,就是大量使用经典交响乐,很有拿来主义的特色,在历史积攒下的曲库中,挑合适的用,还不会有版权问题。 一支配置齐整的交响乐团,是默片时代很多制片厂的标配。 但是得益于发达的录音法术,卓戈这边直接把默片时代跳过去了。 打一开始就是有声的。 之前的魔影里,对于配乐也没有特别重视,除了《冰雪奇缘》这个带点音乐剧性质的,都是交给卓尔团队自由发挥。 主要是卓戈本龙对于音乐也不专业,给地底弃子唱的那些带有摇滚流行属性的,还算有所了解。 古典交响乐,一共能叫出俩人名,贝多芬和莫扎特,再多一个都没印象。 贝多芬那边知道命运和欢乐颂,莫扎特那边代表作都不知道,只知道他从小是个天才,同时刻苦又努力。 这部分主要是作为作文素材出现的。 考场议论文! 完全不讲究逻辑的名人故事汇。 “艾莎!”卓戈喊道,“别瞅着5秒的片段傻乐了。” “啊,什么?”艾莎回过神来。 她已经看着汤姆被烧的画面20遍,看一遍乐一次。 “去把作曲部叫来,顺便联系一下城里最好的乐团。”卓戈吩咐道。 “好嘞,”艾莎临走前又看了一遍,依依不舍地问,“这个魔影还有吗?” “你不赶紧把人找来可能就没了。”卓戈催促道。 艾莎急忙冲出门去。 到底才20岁,猫和老鼠虽然全年龄向通杀,但对于年轻人和孩子群体,显然杀伤力更大些。 以前的魔影都没激起她这么大的兴趣。 而且也不觉得一根火柴能在梯子上点出炎爆术的效果有什么不妥。 与画师们为了合理性瞻前顾后有很大不同。 想象力和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经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降低,童真与在社会里摸爬滚打的时间成负相关。 有想法的时候没创作能力,有创作能力的年纪缺想法,很矛盾的事情。 很快,作曲部与城里一票乐团的团长就来到卓戈面前。 说是作曲部,其实就是那几个卓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