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卓戈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帅气的龙龙运气不会太差吧。 今天醒来,就收到艾莎发来的消息,克雷格带着剧本来找卓戈合作了。 《少年英雄克雷格》马上要变成卓戈制片厂出品的。 你说这事闹的,卓戈也不是非要搞什么魔影垄断,但现在好不容易有个能打点的对手,来投奔了。 还是同行衬托得好。 听说是和原来的制作团队产生艺术理念上的冲突。 这种理由听听就好。 哪个散伙的剧组对外都是这个说法,听起来很符合搞艺术的身份。 艺术理念冲突。 听着就专业,也不说冲突到最后谁是对的那个,反正这东西谁说谁有理。 模棱两可,就代表两边都给面子。 实际上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原因,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不过克雷格不透露,卓戈也没必要非得弄清楚。 至于《少年英雄克雷格》,卓戈确实挺喜欢这个故事的。 有种在看堂吉诃德的感觉,但又没有那种隐藏在荒诞之下的悲哀,深度上差些,娱乐性更强。 相比之下更适合作为魔影剧放映。 为了表现对于克雷格这个集团忠实消费者兼合作方的重视,卓戈给他安排了顶配团队重新拍完这部剧。 正好有档期的霍安执掌导筒,一大堆参与过其他魔影剧拍摄,经验相对丰富的演员出演。 力争把这部剧做成制片厂除那两部玩具广告外的第三部台柱子。 唯一可惜的地方就是这部剧虽然剧情很荒诞,但其实是个相对写实的故事,不太好开发附加价值。 这也是猫鼠现在面临的问题。 IP开发是项大工程,卓戈的想法是力争向那款“宗教游戏”,宝可梦,看齐。 游戏起家,但游戏营收只占总营收的一小部分,大头是授权衍生品。 然而实际做起来才发现不容易。 这些新兴娱乐虽然很普及,但周边产品接受度并不高,只在小众圈子里流行,会买的消费者都是豆豆那一号的。 在大众看法中,豆豆及其同好们一律归类为“死宅真恶心”。 现在倒是没有二次元这种叫法,但也有个专有名词,叫“幻想鼠”。 特指喜欢常年待在家里,缺少社交,爱好只有看漫画追剧玩游戏,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的人。 和二次元这个词一样,通常用来自嘲或是羞辱,并不是什么好词。 会不会也和二次元一样,在未来洗白去污名化,就不得而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