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过度的兴奋后会陷入空虚,沉重的幕布后,嘉琳娜爷爷突然就觉得空落落的,好像什么事都没太大意义。 反倒是想到以后的一场又一场巡演,既麻烦又累。 首演是艺术表达,首演之后的每一场都算是上班。 上班就会很没意思。 好吧,他承认他是个喜新厌旧的老头,只想不停地排新剧本。 他拿出几片茶叶放进嘴里嚼起来,给自己提提神。 比喝好使。 往常这种时候他都是点烟斗的。 不过就像《控方证人》里的律师一样,他的医生也禁止他再抽烟斗。 待会还要去见卓戈,可不能在投资龙面前睡着了。 根据卓戈发来的消息,还有更多这样水平的剧本等着剧团。 嘉琳娜爷爷对此持怀疑态度。 《控方证人》的剧本,哪怕与他这辈子见过的所有剧本放在一起比,也能算是第一梯队。 哪有那么多同一水平的。 他认为是卓戈又在画大饼了,现在全集团都知道老板嘴里逮不着几句实话。 除非是那个叫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者出现。 可卓戈说她已经死了。 嘉琳娜爷爷非常可惜没能见到这位帮助新戏剧公会渡过难关的作家。 作为一名剧作家,他更能认识到阿加莎的实力。 所以除了未能见面,更令他惋惜的是这位作家没有留下更多作品。 不然凭她的才华,一定能在文学史上留下名字。 嘉琳娜爷爷离开舞台,剧团的其他成员还在肆意庆祝,老团长需要去规划新戏剧公会更远的未来了。 来到剧院中的一间会客室,卓戈已经在里面等候。 还有一个陌生的面孔。 “卓戈先生。” “恭喜你首演成功,”卓戈说,“效果真不错,感觉新戏剧公会顶替戏剧公会的位置指日可待。” “主要是剧本的功劳。”嘉琳娜爷爷谦虚地回答。 “《控方证人》演出个几场后,你们就不要再演了吧。”卓戈突然说道。 “什么?”嘉琳娜爷爷没弄明白卓戈这突如其来的转折是哪一出。上一句还在恭喜演出成功,下一句就是不要再演了。 “不是要撤资,是有更重要的任务安排给你们。” 卓戈赶紧解释。 他看着老头刚才瞳孔都放大了,大起大落的再让老头撅这。 “就像我刚才说的,新戏剧公会该把那个守旧的老组织淘汰了,所以你们要准备开始扩大规模,不能再是只有一个剧团。” “那可能不太容易。”嘉琳娜爷爷回答道。 作为戏剧公会的前名誉会长,虽然没有实权,不过戏剧公会的运营模式还是了解不少。 在版权制度实行后,戏剧公会可以说是最大的受益者。 他们将几乎所有戏剧的版权都注册到组织名下。 其他剧团想要表演那些经典剧目,就必须加入公会,并支付高额的授权费。 这才是戏剧公会现在最大的收入来源。 一个剧团不可能不停地推出新作品,就算能创作出来,也没办法保证质量。 所以必须要排演过去的经典作品。 新剧团也都要从演经典剧目开始,演出点名声来,自己的作品才能有观众看。 戏剧公会借此完成了对戏剧市场的事实垄断。 几乎所有剧团都是公会成员,而公会成员创作出的作品,版权也要归公会。 就这样越做越大。 行业内的许多人对此积怨已久,但敢怒不敢言,毕竟生存下去还是比尊严更要紧。 如果有剧团敢于不加入公会,直接排演自己的作品,还意外获得成功,戏剧公会也有应对方案。 使用那套舆论攻势,让小剧团的风评跌入低谷,到没有观众看,马上活不下去的地步,再低价收购。 这一套流程已经非常熟练。 如果有胆敢反抗的剧团,想和公会对簿公堂,也没有关系。 公会可以展示一下什么叫有钱能使律师天团推磨。 因此,嘉琳娜爷爷唯一能想到,有可能扳倒戏剧公会的方式,就是突然拿出一大堆水平极高的新剧本。 这些剧本可以提供给有意脱离公会掌控的剧团表演,让他们能活下去。 听起来很简单,但问题也显而易见,上哪弄那么多高水平剧本。 还没等嘉琳娜爷爷把这个问题问出口,卓戈就用行动给出答案。 他搬出一个宝箱怪。 宝箱怪大嘴一张,吐出好几摞剧本。 “这是?”嘉琳娜爷爷不确定地问。 “剧本啊,还能是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