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美男也有烦恼-《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第(3/3)页

    与父亲荀彧继承爵位、出任黄门侍郎不同,荀粲一心远离权力斗争,选择以清谈名士的身份活跃于文化领域。这种人生取向为其婚姻选择埋下伏笔。

    太和年间,荀粲做出惊世骇俗的婚配决定。当时士族婚姻多集中于门第,荀粲作为顶级门阀子弟,通常会与陈氏、司马氏等大族联姻。但他公开宣称“妇人美色者,才德不足称当以色为主”,断然迎娶容貌绝美却出身寒门的骠骑将军曹洪之女。

    这种言论和行为看似离经叛道,实则是对礼教规范的反叛。但婚后的荀粲却展现出与公众形象截然不同的深情一面。虽然他以好色闻名,实则与妻子建立了超越肉欲的精神契合。两人在婚后过着如胶似漆的恩爱日子,一起看花、一起听风、一起赏雪。荀粲沉浸在曹氏的温柔乡里,片刻不离,与婚前风流的样子判若两人。

    而且在那个三妻四妾的年代,荀粲竟连一个小老婆都没娶,他只想着和爱妻携手一生,白头到老。但命运的转折比暴雨更突然。

    两人恩爱没几年,曹氏大病一场,每天高烧不断。曹氏躺在床上,荀粲痛在心里。为了让爱妻好受一点,他竟在大冬天里脱光衣服躺在雪地上,把自己冻得浑身冰凉,再回到屋里抱着爱妻给她降温。

    《世说新语·惑溺》记载:“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这个“以身熨之”的细节颠覆了传统士大夫夫妇有别的相处模式,呈现出发自本心的平等之爱。

    在疫病频发、死亡率极高的时代,这种亲密接触意味着极大的健康风险,荀粲的举动实为以命相许。值得注意的是,同时期文献中再无其他名士类似记载,这种情感表达在三国士族社会中堪称绝无仅有。

    然而,上天似乎看不得真挚的爱情。尽管荀粲为爱妻治病想尽了办法,但终究无力回天。曹氏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那天,曹氏终究撑不住了。

    临终之际,她将自己的腰带送给荀粲,上面绣着断开的连枝,并劝他放下自己,另觅他人。说完,她就撒手人寰。“分香卖履”“断带”这些典故就是出自这里。曹氏病逝后,荀粲的心也跟着去了。

    丧妻后的荀粲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悲痛。《荀粲别传》记载他“不哭而神伤”,这种内敛而深沉的哀痛迥异于传统丧礼要求的程式化哭泣。他的好友傅嘏不忍看他一蹶不振,就劝他:“夫人以色为主,你当初就是喜欢她的美貌,何必如此悲痛?你再找个更漂亮的不就是了,干嘛这么上心?”

    但荀粲听完却愤怒地说:“佳人难再得!世间多的是人,可妻子只有一个。”这段话揭示了他爱情观的本质:他追求的并非单纯美色,而是不可复现的独特生命体验。他将妻子视作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无可替代。

    荀粲的生命在妻子去世后迅速凋零。据《世说新语》记载,他于妻子去世后不久,年仅29岁便去世。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记载,我们可以判断,荀粲很可能是因过度悲伤导致身心俱溃。

    临终前,他对生命的反思尤为深刻:“上帝既生我,复生子,此乃天命,非人力所能及。”他将死亡视为与爱妻团聚的途径,这种超越性的死亡观既不同于儒家的天命思想,也有别于道教的养生理念,而是带有个人化宗教情感的特质。

    荀粲的朋友们对他的离世深感惋惜,认为他的才华本可为玄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然而对荀粲而言,或许没有曹氏的世界已不值得留恋。如果今生不能白头到老,那么以死相随也是一种圆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