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罗勇军快步追了过去。 他脸上乐呵呵的,凑到旁边大声道,“田教授,这是水平啊!” “我们水平高,自然会速度快、准确度又高,你们组……咳……” “反正吧,差那么一点。” 他用大拇指和食指比了一个小空间,随后直接张开了手,然后一晃一晃的走开了。 田桂林原地站了半天,都不知道过了有多久,才吐出一个字-- “艹!” …… 罗勇军回了办公室,简单说了下中心楼的事情,就又继续参与到张硕的研究工作。 研究,已经进入到尾声。 主算法框架已经搭建好,偏差评估体系要用到的算法包也都写好,正在不断的进行调试。 张硕开始梳理主框架和算法的逻辑,把偏差评估体系的算法和实验数据一一对应,以保证不会出现逻辑漏洞。 三个人一起忙到了六点钟。 张硕画了最后一个框架图,确定没有问题以后,把算法框架从头到尾的审视一遍。 他带着激动说了一声,“没问题了!” “完成了?” 罗勇军表现的比张硕还要激动,他看向屏幕上的算法框架,一页页的翻过去,问道,“现在可以写报告了吧?” “可以了。” 张硕轻呼一口气,马上查看了下系统任务-- 【任务一】 【研究项目名称:中心锚点连线分析数据模拟偏差(难度评估:C)。】 【进度:100%。】 【任务已完成,可提交。】 “提交!” 张硕毫不犹豫的提交了任务,随后就刷出一条新的提醒-- 【任务一,提交!】 【科研币+20!】 “——??” 张硕盯着任务奖励的科研币数量有点发蒙,倒不是因为科研币数量少。 C级任务,购买全部进度需要100个科研币,完成任务奖励20个科研币也正常。 问题是,数量。 20个科研币,正巧是100个科研币的五分之一。 在做研究的过程中,罗勇军和刘成杰也帮了不少的忙,他们一起做了十几个科研币的工作量。 换句话说,研究不管是谁来帮忙,都不影响最后提交任务的奖励? “这个机制还真不错啊!” “换句话说,只要建立了研究任务,哪怕是其他人帮忙做研究,也都算在我的头上?” 第(3/3)页